[发明专利]WiFi环境中的定位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2700.0 | 申请日: | 2009-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2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益强;朴松梅;董芳芳;刘军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H04W6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祁建国;梁挥 |
地址: | 10008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wifi 环境 中的 定位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一种WiFi环境中的定位方法,包括:
步骤1,对WiFi环境的区域进行位置划分,采集所有位置在所有信源无缺失环境下的信号强度建立信号强度到位置标号间的映射模型;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2,采集部分位置在部分信源缺失环境下的信号强度,根据采集到的所有位置在所有信源无缺失环境下的信号强度和部分位置在部分信源缺失环境下的信号强度按流行正则化方法求解回归函数;
步骤3,在测试阶段检测到待定位位置所接收到的信源的信号强度,将所述信号强度带入所述回归函数,计算出在待定位位置上未接收到信号强度的信源对应的补充信号强度,依据待定位位置接收的信号强度和补充信号强度由所述映射模型计算出所述待定位位置的位置标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WiFi环境中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进一步为,
步骤21,采集部分位置在部分信源缺失环境下的信号强度;
步骤22,对位置接收的信号源的信号强度进行聚类;
步骤23,对应每个聚类,根据聚类中所有位置采集到的在所有信源无缺失环境下的信号强度和聚类中部分位置在部分信源缺失环境下的信号强度按流行正则化方法求解回归函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WiFi环境中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进一步为,
步骤31,在测试阶段检测到待定位位置所接收到的信源的信号强度;
步骤32,确定所述待定位位置接收到的信源的信号强度所属的聚类;
步骤33,将所述待定位位置接收到的信源的信号强度带入所属聚类对应的回归函数,计算出在待定位位置上未接收到信号强度的信源对应的补充信号强度;
步骤34,依据待定位位置接收的信号强度和补充信号强度由所述映射模型计算出所述待定位位置的位置标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WiFi环境中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和所述步骤2中都被采集到的信号的信源为正常信源,在所述步骤2中未被采集到的信源为异常信源;
所述步骤22进一步为,
步骤41,将所述步骤1中采集的所有位置上接收的正常信源的信号强度和所述步骤2中采集的部分位置接收的正常信源的信号强度组成信号强度矩阵,矩阵中的行代表位置,列代表正常信号源的信号强度,行向量为对应位置的信号向量;
步骤42,计算各个位置的信号向量间明氏距离,将明氏距离小于预设阀值的信号向量分为同一个聚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WiFi环境中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2进一步为,
步骤51,对于每个聚类,计算聚类中所有信号向量对应于同一信源的信号强度的平均值,所述平均值组成聚类中心向量;
步骤52,计算待定位位置的信号向量同各个聚类的聚类中心向量间明氏距离,最小明氏距离对应的聚类为所述待定位位置的信号向量所属的聚类。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WiFi环境中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3进一步为,
步骤61,根据聚类中位置的信号向量,计算聚类的拉普拉斯图;
步骤62,将所述聚类的拉普拉斯图,聚类中所有位置在所述步骤1中采集的所有信源的信号强度,所述聚类的部分位置在所述步骤2中采集的正常信源的信号强度带入流行正则化公式,求解出所述聚类的回归函数。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WiFi环境中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1和所述步骤22间还包括:
步骤71,对所述步骤1和所述步骤2中采集的信号强度进行高斯平滑和归一化;
所述步骤31和所述步骤32间还包括:
步骤72,对待定位位置所接收到的信源的信号强度进行高斯平滑和归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27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