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代码生成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2782.9 | 申请日: | 200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7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飞;杨宁;王能;方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王宝筠 |
地址: | 10019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代码 生成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业务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代码生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Web应用开发中,通常需要开发界面,创建数据库表,再通过业务逻辑 把界面和数据库关联起来。当前国际上优秀的Web应用开发都采用了分层设计 的理念,充分保证了各层之间的可替换性与可扩展性,也可以根据应用软件的 需要对各层进行裁剪。一般按照职责可以分为界面层、展现层、逻辑层和持久 层。
其中,界面层用于显示Web界面信息,例如一些查询条件输入框、按钮等。 展现层的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点击了页面上的某个按钮之后,就会打开另外一 个页面,这种按钮与页面之间的对应关系是由展现层来决定的。另外,打开的 页面上是有数据的,这种把获取来数据显示在页面上的功能也是由展现层来提 供的,或者用户在页面上输入或修改了一部分数据,如何把这些数据从页面上 组织起来也是由展现层来提供的。逻辑层主要是在把数据提供给展现层之前, 对数据进行逻辑处理,真正的增加、修改、删除、查询操作都是在逻辑层完成 的。例如把用户上传的照片进行处理,使能够保存到数据库等,或者用户点击 照片名称就能照片作为一个文件进行下载等。持久层主要是把前三层用到的数 据与数据库中的表关联起来,从数据库中取数据,把数据写回数据库等。
为了实现一个完整的Web应用,开发人员就要分别编写各层的代码,以实 现各层相应的功能。现有技术中为界面层和持久层提供了通用框架,开发人员 可以利用通用框架生成界面层和持久层代码。但是通用框架仅仅保证了项目的 质量,并不能减少编码量,某些框架甚至需要更多的编码。例如,对于持久层, 框架需要一个包括表中每个字段的名称、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字段是否为空 等信息的配置文件,如果用户手动编码,就要在配置文件中为每个字段配置这 4个信息,如果数据库表中有13个字段,就需要配置52次,因此,编写代码 的效率非常低。而且,利用工具生成的界面层和持久层代码是相互独立的,开 发人员还需要手动扩展实现展现层和逻辑层的代码,以便将界面层和持久层关 联起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代码生成方法,以提高生成代码的 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代码生成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选择的业务场景、场景配置信息、为该业务场景选择的持久模型 及界面配置信息,将所述业务场景和场景配置信息保存在场景模型中,将界面 配置信息保存在界面模型中;
根据所述持久模型,读取持久层代码所需的信息添加到预置的场景代码模 板中相应的位置,生成持久层代码;
读取界面配置信息添加到所述场景代码模板中相应的位置,生成界面层代 码;
结合所述场景模型、持久模型和界面模型,计算衍生出展现层及逻辑层代 码所需的信息,保存在场景模型中;根据所述场景模型,读取展现层及逻辑层 代码所需的信息添加到所述场景代码模板中相应的位置,生成展现层及逻辑层 代码。
优选的,所述持久模型与数据库中的表相对应,还包括:
将数据库表中的信息转化为通用代码框架所需的信息。
优选的,所述业务场景包括:
单表场景、主从表场景、树场景及Tab场景。
优选的,所述场景配置信息包括:
场景的名称、需要生成代码的项目及生成代码的存放路径。
一种代码生成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选择的业务场景、场景配置信息、为该业务场景 选择的持久模型及界面配置信息,将所述业务场景和场景配置信息保存在场景 模型中,将界面配置信息保存在界面模型中;
持久层代码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持久模型,读取持久层代码所需的信 息添加到预置的场景代码模板中相应的位置,生成持久层代码;
界面层代码生成单元,用于读取界面配置信息添加到所述场景代码模板中 相应的位置,生成界面层代码;
展现层及逻辑层代码生成单元,用于结合所述场景模型、持久模型和界面 模型,计算衍生出展现层及逻辑层代码所需的信息,保存在场景模型中;根据 所述场景模型,读取展现层及逻辑层代码所需的信息添加到所述场景代码模板 中相应的位置,生成展现层及逻辑层代码。
优选的,所述持久模型与数据库中的表相对应,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27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形用户界面的实现方法
- 下一篇:优化物料清单管理界面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