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多区域结构超辐射发光管电学隔离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43745.X | 申请日: | 200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0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佐才;金鹏;王占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1/76 | 分类号: | H01L21/76;H01L27/1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区域 结构 辐射 发光 电学 隔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半导体光电子材料与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备多区域结构超辐射发光管电学隔离的方法。
背景技术
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简称SLED或SLD)是一种具有内增益的非相干光光源,其光学特性介于半导体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之间。与激光器相比,它具有更宽的发光光谱、更短的相干长度,可应用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光纤陀螺仪等仪器设备中。传统的超辐射发光二极管基于单区域的普通的边发射结构(Z.Y.Zhang et al.,High-performance quantum-dotsuperluminescent diodes,IEEE Photon.Technol.Lett.,2004,16(1):27-29),工艺简单但存在诸多缺点,如功率较小,光谱半高宽不可调等。多区域结构的超辐射发光二极管,可以克服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功率小,光谱半高宽不可调的缺点,甚至可以实现光谱半高宽和功率的分离调节。
离子注入技术是半导体器件工艺中广泛采用的电学隔离办法。高能量的离子在半导体材料中引起晶格缺陷。晶格缺陷形成一些缺陷能级,成为载流子的补偿中心,俘获材料中的载流子,从而实现材料的半绝缘特性。此外,硼等离子的注入,除了损伤补偿机制外,还存在化学补偿机制,俘获载流子,实现半绝缘特性。把离子注入隔离技术应用到多区量子点超辐射发光管的制备中,实现各功能区域间的隔离,工艺较为简单、可控性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多区域结构超辐射发光管的电学隔离的方法,该方法实现各功能区域间的隔离。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多区域结构超辐射发光管电学隔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具有功能区的基片上涂覆一层光刻胶;
步骤2:采用普通光学套刻的方法,将各功能区间的光刻胶去除;
步骤3:腐蚀或刻蚀去除光刻胶处的上金属电极、绝缘层和欧姆接触层,形成隔离带;
步骤4:将基片上的光刻胶去除;
步骤5:在隔离带处对基片进行离子注入;
步骤6:退火,完成电学隔离。
其中离子注入是单独采用H、O、He或B离子一次或多次注入,或分别采用H、O、He或B离子一次或多次注入。
其中功能区是超辐射区、光吸收区或光放大区。
其中基片包括衬底和缓冲层,及其上依次制作的下包覆层、波导和有源层、上包覆层、欧姆接触层、绝缘层和上金属电极。
其中隔离带的深度到基片的有源层的表面。
其中上金属电极的厚度为0.5-2微米。
其中隔离带的数量为1-10个。
其中退火的温度为350-75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提供一种制备多区域结构超辐射发光管的电学隔离的方法,可以方法实现各功能区域间的隔离,隔离电阻高,各功能区域光耦合效果好;工艺较为简单、可控性好、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其做进一步的描述,其中:
图1是本发明有功能区的基片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制备多区域结构超辐射发光管电学隔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具有功能区5的基片20上涂覆一层光刻胶,光刻的第一步,根据光刻掩膜版的类型选择光刻胶的种类。为了对覆盖光刻胶的基片20起到保护作用,光刻胶应达到足够的厚度。所述基片20包括衬底和缓冲层12,及其上依次制作的下包覆层11、波导和有源层10、上包覆层9、欧姆接触层8和绝缘层7,基片20采用n型衬底,缓冲层也为n型,是GaAs材料或InP材料。基片20所包含的波导和有源层10是掩埋自组织量子点结构或者是量子阱结构。量子点结构的利于制备宽光谱器件。量子阱结构利于制备高功率器件。波导可以采用折射率渐变波导,根据折射率渐变波导的材料选择上包覆层9和下包覆层11的材料。上包覆层9和下包覆层11的材料分别是p型掺杂和n型掺杂。欧姆接触层8为高掺杂p型层,一般厚度为几百纳米,Be掺杂浓度一般应大于1*1019cm-3,目的是制备良好的欧姆接触金属电极,应根据上包覆层9材料选择盖层材料,厚度为150nm-500nm。绝缘层7可采用二氧化硅层或者氮化硅层,目的是隔绝电子,厚度为200nm-350nm。上金属电极6的厚度为0.5-2微米,本方法采用金属电极6作为离子注入的金属掩蔽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37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拉式颈椎按摩康复器
- 下一篇:一种肩关节训练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