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频编解码方法、装置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4071.5 | 申请日: | 200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5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尹宝才;施云惠;孙晓伟;侯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 解码 方法 装置 系统 | ||
1.一种视频编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预编码视频中各个宏块的运动强度,当所述宏块的运动强度大于或 等于预设的阈值时,确定所述宏块为剧烈运动区域,否则确定所述宏块为非 剧烈运动区域;
对所述剧烈运动区域对应的宏块进行下采样处理,对下采样处理后的宏 块进行编码处理,所述对下采样处理后的宏块进行编码处理包括:
在使用帧内编码模式对所述宏块进行编码时,若已解码的相邻宏块为采 用下采样编码模式进行编码处理的宏块,则使用相邻宏块进行帧内预测;若 已解码的相邻宏块为未采用下采样编码模式进行编码处理的宏块,则对已解 码的相邻宏块进行下采样处理,并使用下采样处理后的相邻宏块进行帧内预 测;
在使用帧间编码模式对所述宏块进行编码时,若参考帧的相应宏块为采 用下采样编码模式进行编码处理的宏块,则使用所述相应宏块进行帧间预测; 若所述参考帧的相应宏块为未采用下采样编码模式进行编码处理的宏块,则 对参考帧的相应宏块进行下采样处理,并使用下采样处理后参考帧的相应宏 块进行帧间预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编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非剧烈运 动区域进行编码包括:
在使用帧内编码模式对非剧烈运动区域的宏块进行编码时,若已解码的 相邻宏块为采用下采样编码模式进行编码处理的宏块,则对已解码的相邻宏 块进行上采样处理,并使用上采样处理后的相邻宏块进行帧内预测;若已解 码的相邻宏块为未采用下采样编码模式进行编码处理的宏块,则直接使用相 邻宏块进行帧内预测;
在使用帧间编码模式对非剧烈运动区域的宏块进行编码时,若参考帧的 相应宏块为采用下采样编码模式进行编码处理的宏块,则对已解码的参考帧 的相应宏块进行上采用处理,并使用上采样后的相应宏块进行帧间预测;若 参考帧的相应宏块为未采用下采样编码模式进行编码处理的宏块,则直接使 用所述相应宏块像素进行帧间预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编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采用上采样模式对所述剧烈运动区域进行解码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频编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上采 样模式对所述剧烈运动区域进行解码处理包括:
对采用下采样处理的宏块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并对解码后获得的 宏块进行上采样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视频编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采用下 采样处理的宏块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包括:
在使用帧内编码模式对所述宏块进行解码时,若已解码的相邻宏块为采 用下采样编码模式进行编码处理的宏块,则使用相邻宏块进行帧内预测;若 已解码的相邻宏块为未采用下采样编码模式进行编码处理的宏块,则对已解 码的相邻宏块进行下采样处理,并使用下采样处理后的相邻宏块进行帧内预 测;
在使用帧间编码模式对所述宏块进行解码时,若参考帧的相应宏块为采 用下采样编码模式进行编码处理的宏块,则使用所述相应宏块进行帧间预测; 若所述参考帧的相应宏块为未采用下采样编码模式进行编码处理的宏块,则 对参考帧的相应宏块进行下采样处理,并使用下采样处理后参考帧的相应宏 块进行帧间预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视频编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非剧烈运 动区域进行解码包括:
在使用帧内编码模式对非剧烈运动区域的宏块进行解码时,若已解码的 相邻宏块为采用下采样编码模式进行编码处理的宏块,则对已解码的相邻宏 块进行上采样处理,并使用上采样处理后的相邻宏块进行帧内预测;若已解 码的相邻宏块为未采用下采样编码模式进行编码处理的宏块,则直接使用相 邻宏块进行帧内预测;
在使用帧间编码模式对非剧烈运动区域的宏块进行解码时,若参考帧的 相应宏块为采用下采样编码模式进行编码处理的宏块,则对已解码的参考帧 的相应宏块进行上采用处理,并使用上采样后的相应宏块进行帧间预测。若 参考帧的相应宏块为未采用下采样编码模式进行编码处理的宏块,则直接使 用所述相应宏块像素进行帧间预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407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负极活性材料、具有该负极活性材料的负极和锂二次电池
- 下一篇:地图小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