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旅行时间预测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44148.9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4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胡健;魏俊华;杨承继;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世纪高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旅行 时间 预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旅行时间预测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旅行时间预测可以方便出行者、交通管理人员进行查询和各种决策分析。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旅行时间预测时,以大量旅行时间数据作为基础,通过聚类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提取特征值进行匹配,然后直接对所述旅行时间进行预测,从而得到道路的旅行时间。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算法往往都需要大量的实测旅行时间数据来进行辨识,如果缺乏大量的旅行时间数据作为支持,则算法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如:由于一些城市根本就没有浮动车数据,或者浮动车数据很少,覆盖率很低时,这时只能通过浮动车数据外的其它种类数据,比如人工内业采集到的路况信息、电台数据、线圈数据等进行数据融合来获得交通状态,但这种情况下得不到旅行时间信息,这时采用现有技术就无法进行旅行时间预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旅行时间预测的方法及装置,实现了基于道路的交通状态来进行旅行时间的预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旅行时间预测的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道路的等级和交通路况;
根据所述目标道路的等级和交通路况确定所述目标道路的平均速度;
将所述目标道路的长度除以所述目标道路的平均速度得出所述目标道路的旅行时间。
一种旅行时间预测的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道路的等级和交通路况;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道路的等级和交通路况确定所述目标道路的平均速度;
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道路的长度除以所述目标道路的平均速度得出所述目标道路的旅行时间。
由上述技术方案所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目标道路的等级和交通路况,所述交通路况可以为畅通、缓慢或者拥堵,然后根据所述目标道路的等级和交通路况确定所述目标道路的平均速度。最后通过所述将所述目标道路的长度除以所述目标道路的平均速度就可以得出所述目标道路的旅行时间。实现了通过道路的交通路况来进行旅行时间的预测,与现有技术中直接通过实测的旅行时间数据进行道路的旅行时间预测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不受城市提供的数据源的限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只能获得道路的交通路况并且获取不到旅行时间数据时而无法预测道路旅行时间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中旅行时间预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旅行时间预测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为实施例2中旅行时间预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实施例2中旅行时间预测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旅行时间预测的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1、获取目标道路的等级和交通路况。所述获取到的交通路况包括畅通、缓慢或者拥堵,可以通过多种数据源的融合获得每条道路的交通路况。该多种数据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数据种类:浮动车数据,由于浮动车数据是包含时间信息的,所以通过对浮动车数据的处理是可以得到道路旅行时间的,而且旅行时间的可信度较高。
人工内业采集到的路况信息、电台数据、线圈数据等,通过人工业采集到的数据只能得到道路的路况信息,没有旅行时间信息,路况状态的可信度较高。
高速公路中通过收费站等采集到的交通信息。
另外还有人工外业采集到的交通数据或者有视频录入的交通数据等数据源。
多种数据源在融合时可以选择上述各种数据的任意组合,多种数据源融合处理方法比较多,可以按照不同数据源的可信度进行加权得到一个值,也有按照基于D-S证据理论方法进行融合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世纪高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世纪高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41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加背光亮度分辨率的方法以及背光亮度调制方法
- 下一篇:感烟火灾探测器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