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管内径向非对称叶片组合式转子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4483.9 | 申请日: | 200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6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丁玉梅;赵本华;杨卫民;何雪涛;阎华;关昌峰;韩崇刚;童义;戴常军;范永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G3/10 | 分类号: | F28G3/10;F28F13/12;F28F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径向 对称 叶片 组合式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管壳式换热器、热交换反应器等设备中换热管内强化传热和防垢除垢的内插元件,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换热管内传热流体作为动力的自清洁强化传热的转子。
背景技术
21世纪当代社会中,节能减排是一项全世界都非常重视的关键技术,在石油、化工、火电、核电、冶金、轻工、航空器件和船舶车辆等众多领域都要应用到许多的换热器,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管壳式换热器,但在这些换热管中内壁普遍存在层积污垢,导致流体在管道中输送阻力增加,严重时会堵塞管道,同时传热性能大为下降;换热管内污垢会严重降低传热效率而引起重大能源浪费,与此同时污垢一般具有腐蚀性,管壁会因此腐蚀,如果泄露流体会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传统上的处理办法就是被迫采取停产清洗,这样不仅耽搁了工厂的生产进度,同时还需要支付昂贵的清洗费用;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人们一直研究采用不停产的在线自动强化传热和除垢防垢的各种办法和装置。近年来出现了许多防垢除垢方法和装置,其中之一利用流体推动螺旋纽带旋转能实现在线自动除垢的方法,螺旋纽带中国专利号为:ZL95236063.2,专利名称为“传热管内除垢防垢的清洗装置”,该专利的技术方案由换热管内装有与换热管大体相等长度的纽带构成,纽带的径向尺寸小于换热管的内径,在换热管进液口处设置有轴向固定架,其中间部位有进液孔,轴向固定架的头部有一个轴孔,其内装有销轴,销轴尾部并与纽带相连接;专利名称为“双扰流螺旋式强化换热及自动除垢装置”,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1424554,该装置用作强化传热及其自动除垢,包括有螺旋纽带、固定架,螺旋纽带设置在螺旋管内,利用通过换热管内流体流动带动螺旋纽带转动。由于螺旋纽带为一条整带,换热管在经过加工安装后不够顺直,螺旋纽带与换热管内壁之间会产生不均匀的缝隙,这样纽带的除垢作用小而不均匀,除垢效果不理想。螺旋纽带法除垢装置中,螺旋纽带均是单端固定的,另一端自由摆动,纽带的径向尺寸小于传热管的内径。综合分析,螺旋纽带有以下主要不足:(1)纽带为一整体,对传热管直接刮擦,损伤换热管内壁;(2)流体流动时推动纽带转动需要较大的驱动力矩,消耗更多的流体动能;(3)单端固定用的轴承的使用寿命短;(4)纽带产生的场协同强化传热效果不显著。之后中国专利号为ZL200520127121.9,公开了名称为“转子式自清洁强化传热装置”的专利申请,此装置是由固定架、转子、柔性轴和支撑管构成,两固定架分别固定在换热管的两端;转子的外表有螺旋棱,转子上有中心孔;支撑架设在转子与固定架之间,柔性轴穿过转子的中心孔和支撑管固定在两固定架上。该装置具有在线自动防垢除垢和强化传热的功能,流体在传热管内顺流或者逆流的情况下,均有防垢除垢和强化传热的作用。但是其在一定流体通过时,转子的旋转速度是由螺棱的螺旋升角所决定的,在螺棱导程小时转子的旋转速度过快,同时对流体的阻力随之增加;为解决此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20172805.5,专利名称为“传热管内自清洁强化传热的低流阻转子”,该装置是由转子、支撑架和连接轴线构成,支撑架固定在传热管两端,连接轴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架上,多个转子穿装在连接轴线上,转子是由空心轴和叶片构成,每个叶片与空心轴成同样的倾斜状,相邻叶片首尾相接,该结构对流体阻力减小,流体通过性能好,但其转动速度较高,转子轴向力叠加对挂件及轴线的作用力较大,转轴寿命会降低,以上叙述的转子叶片的排列是均匀分布在空心轴上的,为了便于转子的安装,转子的外径表面与换热管内径表面有较大的距离,这样转子的强化传热和防垢除垢能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结构的转子,采用了径向非对称叶片组合式转子,在保证转子方便安装到换热管内的同时大大提高转子的强化传热和防垢除垢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44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膜式燃气表可调型牵动臂
- 下一篇:一种全封闭加热器的止回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