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力轮对的连续测量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4626.6 | 申请日: | 200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6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谷;祖宏林;储高峰;胡爱全;焦文;孙浩清;俞展猷;王希玲;赵永智;章润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L1/22 | 分类号: | G01L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力 轮对 连续 测量方法 装置 | ||
1.一种测力轮对的连续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在同周期内一个电桥灵敏度为正弦形,另一个电桥灵敏度为余弦形的第一组双桥路对测力轮对的垂向力进行测量;
采用在同周期内一个电桥灵敏度为正弦形,另一个电桥灵敏度为余弦形的第二组双桥路对测力轮对的横向力进行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组位置双桥路,用于测量踏面接触点的横向位移,其中所述位置双桥路在同周期内一个电桥灵敏度为正弦形,另一个电桥灵敏度为余弦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双桥路和第二组双桥路分别在所述测力轮对转动一周时完成测量输出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和余弦波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双桥路和第二组双桥路分别在所述测力轮对转动一周时完成测量输出多个完整的正弦波形和余弦波形。
5.一种测力轮对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组双桥路,与测力轮对相连接,用于对所述测力轮对的垂向力进行测量;
第二组双桥路,与所述测力轮对相连接,用于对所述测力轮对的横向力进行测量;
其中,所述第一组双桥路和第二组双桥路在同周期内一个电桥灵敏度为正弦形,另一个电桥灵敏度为余弦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组双桥路,用于测量踏面接触点的横向位移,其中所述第三组双桥路在同周期内一个电桥灵敏度为正弦形,另一个电桥灵敏度为余弦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双桥路包括a相桥路和b相桥路,本组内所有应变片均布置在车轮相同侧面同一半径的圆周上,其中a相桥路包括,
应变片1和应变片3位于同一电桥臂,应变片2和应变片4位于同一电桥臂,应变片6和应变片8位于同一电桥臂,应变片5和应变片7位于同一电桥臂,应变片1和应变片3之间的夹角为26度,应变片5和应变片7之间的夹角为26度,所述应变片3和应变片5之间的夹角为30度,所述应变片1、3、5、7按照顺序顺时针的设置于同半个圆周上;应变片2和应变片4之间的夹角为26度,应变片6和应变片8之间的夹角为26度,所述应变片4和应变片6之间的夹角为30度,所述应变片2、4、6、8按照顺序顺时针的设置于同半个圆周上,所述应变片4和应变片6之间的夹角为30度,所述应变片2和应变片7之间夹角为98度;
其中b相桥路包括,应变片a和应变片c位于同一电桥臂,应变片b和应变片d位于同一电桥臂,应变片f和应变片h位于同一电桥臂,应变片e和应变片g位于同一电桥臂,应变片a和应变片c之间的夹角为26度,应变片e和应变片g之间的夹角为26度,所述应变片c和应变片e之间的夹角为30度,所述应变片a、c、e、g按照顺序顺时针的设置于同半个圆周上;应变片b和应变片d之间的夹角为26度,应变片f和应变片h之间的夹角为26度,所述应变片d和应变片f之间的夹角为30度,所述应变片b、d、f、h按照顺序顺时针的设置于同半个圆周上,并且所述应变片b和应变片g之间夹角为98度;
所述应变片7和应变片a之间的夹角为8度;
所述第二组双桥路包括a相桥路和b相桥路,本组内所有应变片均布置在车轮相同侧面同一半径的圆周上,其中a相桥路包括,
应变片1’位于一电桥臂,应变片2’位于一电桥臂,应变片3’位于一电桥臂,应变片4’位于一电桥臂,应变片1’和应变片3’之间的夹角为60度,应变片2’和应变片4’之间的夹角为60度,所述应变片1’和应变片3’按照顺序顺时针的设置于同半个圆周上;应变片2’和应变片4’之间的夹角为60度,所述应变片2’和应变片4’按照顺序顺时针的设置于同半个圆周上,所述应变片2’和应变片3’之间夹角为120度;
所述b相桥路包括,应变片a’、应变片b’、应变片c’和应变片d’分别位于b相桥路的一电桥臂,应变片a’和应变片c’之间的夹角为60度,所述应变片a’和应变片c’按照顺序顺时针的设置于同半个圆周上;应变片b’和应变片d’之间的夹角为60度,所述应变片b’和应变片d’按照顺序顺时针的设置于同半个圆周上,并且所述应变片b’和应变片c’之间夹角为120度;
所述应变片1’和应变片d’之间的夹角为30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组双桥路包括a相桥路和b相桥路,本组内所有应变片均布置在车轮相同侧面同一半径的圆周上,其中a相桥路包括,
应变片1和应变片3位于同一电桥臂,应变片2和应变片4位于同一电桥臂,应变片6和应变片8位于同一电桥臂,应变片5和应变片7位于同一电桥臂,应变片1和应变片3之间的夹角为26度,应变片5和应变片7之间的夹角为26度,所述应变片3和应变片5之间的夹角为30度,所述应变片1、3、5、7按照顺序顺时针的设置于同半个圆周上;应变片2和应变片4之间的夹角为26度,应变片6和应变片8之间的夹角为26度,所述应变片4和应变片6之间的夹角为30度,所述应变片2、4、6、8按照顺序顺时针的设置于同半个圆周上,所述应变片4和应变片6之间的夹角为30度,所述应变片2和应变片7之间夹角为98度;
其中b相桥路包括,应变片a和应变片c位于同一电桥臂,应变片b和应变片d位手同一电桥臂,应变片f和应变片h位于同一电桥臂,应变片e和应变片g位于同一电桥臂,应变片a和应变片c之间的夹角为26度,应变片e和应变片g之间的夹角为26度,所述应变片c和应变片e之间的夹角为30度,所述应变片a、c、e、g按照顺序顺时针的设置于同半个圆周上;应变片b和应变片d之间的夹角为26度,应变片f和应变片h之间的夹角为26度,所述应变片d和应变片f之间的夹角为30度,所述应变片b、d、f、h按照顺序顺时针的设置于同半个圆周上,并且所述应变片b和应变片g之间夹角为98度;所述应变片7和应变片a之间的夹角为8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462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月球月壤钻孔孔外取芯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采用激光条纹信息感知星表地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