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纵包铝箔、复合带或聚酯薄膜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44808.3 | 申请日: | 2009-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4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龙;路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有容蒂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26 | 分类号: | H01B13/2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王淦绪 |
地址: | 3003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铝箔 复合 聚酯 薄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字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缆纵包铝箔、复合带或聚酯薄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数字化的迅速发展,高频小截面电缆日益受到市场的青睐。纵包铝箔或复合带屏蔽或外导体的阻抗均匀性好,回波损耗小,生产效率高,尤其适合于小型高频通讯电缆。公知的纵包复合带存在生产中容易内外面颠倒,对折等现象,不仅影响外观,而且造成电缆性能下降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电缆纵包铝箔、复合带或聚酯薄膜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纵包质量可靠等特点的电缆纵包铝箔、复合带或聚酯薄膜的方法。
本发明电缆纵包铝箔、复合带或聚酯薄膜方法,包括把电缆和铝箔、复合带或聚酯薄膜分别穿过各自的内模的特定开口,然后共同穿过外模完成纵包。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缆纵包铝箔、复合带或聚酯薄膜的方法,将铝箔、复合带或聚酯薄膜纵包电缆芯上,其特点是:在电缆芯上纵包采用模具进行绕包,模具由内模和外模组成,先由内模具将电缆和铝箔、复合带或聚酯薄膜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然后由内模和外模同时绕包完成。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电缆纵包铝箔、复合带或聚酯薄膜的方法,其特点是:内模开有孔和槽供电缆和铝箔、复合带或聚酯薄膜通过,外模有圆锥体孔把复合带纵包到电缆上。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电缆纵包铝箔、复合带或聚酯薄膜的方法由于采用了本发明全新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了同一个内模固定线芯和复合带,使得二者的位置相互固定,然后通过外模绕包。外模和内模也进行了相互的固定。因此使得绕包更加稳定可靠。有效解决了纵包铝箔、复合带或聚酯薄膜内外颠倒、对折等技术问题。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纵包质量可靠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数字通讯电缆行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纵包复合带电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内模具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外模具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体;2、绝缘;3、复合带;4、内模;5、孔;6、槽;7、外模;8、圆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参阅附图1至图4。
实施例1
一种电缆纵包复合带的方法,其是在电缆芯上纵包采用模具进行绕包,模具由内模4和外模7组成,先由内模具将电缆和铝箔、复合带或聚酯薄膜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然后由内模和外模同时绕包完成。内模4开有孔5和槽6供电缆和复合带3通过,外模7有圆锥体8把复合带纵包到电缆上。
具体实施步骤:如图1至图4。1.在编织机或成缆机上固定的外模(参见图4)和内模(参见图2和图3)。2.把线芯和复合带分别穿过各自对应的内模小孔和槽,然后共同穿过外模孔,调整二者的正确绕包形式。3.正式生产,得到纵包复合带的电缆(参见图1)。纵包复合带的电缆内为导体1、导体1包有绝缘2,绝缘2包纵包有复合带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有容蒂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有容蒂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48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