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振源振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45014.9 | 申请日: | 2009-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1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子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立林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6B1/04 | 分类号: | B06B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闫俊芬 |
地址: | 3003***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振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电设备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振源振动机。
背景技术
业内可知:在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和由钢质本体、硬质合金、铸造碳化钨粉加粘结合金烧结后经机械加工而成的螺杆钻具用的径向滑动轴承加工制造过程中,装入的铸造碳化钨粉需要振实后再加粘结合金经烧结而成。在建筑工程业,水泥样块的制作也需要有振实的过程。目前建筑行业使用的振动机的振动源是机械装置,振动时间长短和振动幅度大小难以控制,不能达到烧结行业粉料的振动要求。尤其是PDC钻头和TC轴承的加工制造,装入粉料后的振实过程是重要环节,振动时间的长短和振动的幅度大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对于PDC钻头加工而言,还需要加工橡胶模具和陶土模具,对于振动时间和幅度,要求更为严格。用电机带动机械装置作为振动源的振动机,或是用振动电机作为振动源的振动机,都是以电动机的转动作为动力源,带动偏心的机械装置,产生摇晃式的振动。在电动机启动至达到正常转速的过渡过程中,或是在电动机断电后至机械惯性转动完全停止的过渡过程中,回转转子的转速和系统的固有圆频率不可避免的接近或相等,机械系统处于共振状态,振幅明显增大。被振动的橡胶液或陶土液经不住大的振动幅度而喷出,不仅影响质量,还会浪费原材料;原材料喷出在机器及周围环境和人体上,不易清理,对工作环境造成影响。综上所述,需要一种启动灵活、制动敏捷、振动时间长短和振动幅度大小能够严格控制的振动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振源振动机,通过改变振动源实现对振动时间长短和振动幅度大小的有效控制。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而提供的一种电磁振源振动机,其特征在于,它由静铁心、动铁心、励磁线圈构成电磁振动源;内装励磁线圈的静铁心与机座连接,动铁心与工作台连接;电磁振动源一侧设有的复原弹簧、压力调整螺杆、复原弹簧座构成的复原组件及电磁振动源另一侧设有的振动幅度调整螺母和振动幅度调整螺杆构成振动幅度调整组件分别与工作台和机座连接。
所述振动幅度调整螺母上设有锁紧丝母。
复原组件和振动幅度调整组件均不能低于三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通过改变振动源,用电磁取代电动机作为动力源。该振动机没有电动机启动和停止的过渡过程,避免了回转转子转速和系统固有圆频率接近或相等时机械系统共振状态下的振幅增大现象,能有效控制振动时间的长短和振动幅度的大小,启动灵活,制动敏捷,保障振动机开启至制动过程中振动幅度大小一致、平稳,适应对振动参数要求较为严格的操作环境和工艺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动铁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静铁心,2动铁心,3励磁线圈,4振动幅度调整螺母,5振动幅度调整螺杆,6复原弹簧,7压力调整螺杆,8复原弹簧座,9振动机座,10工作台,11振动幅度的间隙量,21动铁心的磁芯,22是动铁心的回路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磁振源振动机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图2,提供的一种电磁振源振动机,它由静铁心1、动铁心2、励磁线圈3构成电磁振动源;静铁心1与机座9连接,动铁心2与工作台10连接;电磁振动源一侧设置的复原弹簧6、压力调整螺杆7、复原弹簧座8构成复原组件;电磁振动源另一侧设置的振动幅度调整螺母4和振动幅度调整螺杆5构成振动幅度调整组件。
复原弹簧6、压力调整螺杆7、复原弹簧座8构成复原组件,使励磁线圈中的电流过零时,振动幅度的间隙量11达到最大值。旋转压力调整螺杆7改变复原弹簧6的压力,适应不同重量的被振物。
振动幅度调整螺母4和振动幅度调整螺杆5构成振动幅度调整组件,旋转振动幅度调整螺母4改变振动幅度的间隙量11,达到适合要求的振动幅度。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所述振动幅度调整螺母4应设置锁紧丝母。
设置锁紧丝母可以防止幅度调整螺母4在振动机振动时自由旋转,确保振动幅度11保持一致。
为了使磁铁释放状态下有效的脱离,需设置复原弹簧6;为了降低噪音,在振动时相对运动的金属零部件之间需加入橡胶垫,避免金属件之间的直接摩擦和碰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立林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立林石油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50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样室除尘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双面PSD器件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