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控生长硅薄膜电池陷光结构薄膜的磁控溅射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45083.X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4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亮;耿新华;李林娜;张德坤;张建军;赵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35 | 分类号: | C23C14/35;H01L31/18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李益书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控 生长 薄膜 电池 结构 磁控溅射 系统 | ||
1.一种可调控生长硅薄膜电池陷光结构薄膜的磁控溅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真空的溅射室,所述溅射室内设置有平面溅射源和衬底,所述平面溅射源与外接电源相连接,所述衬底位于平面溅射源的上方且接地,所述衬底上用于放置待镀膜的样品;
所述平面溅射源包括从上到下依次互相连接的溅射靶材、铜背板、铁质调控板和磁铁系统,所述铁质调控板是厚度为0.5mm~2.0mm的铁质薄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控溅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真空的溅射室(1)和装片室(2),所述溅射室(1)和装片室(2)之间设置有闸板阀(20),所述溅射室(1)内设置有第一平面溅射源(11)和第二平面溅射源(12),所述第一平面溅射源(11)和第二平面溅射源(12)分别与外接电源(30)相连接,所述第一平面溅射源(11)和第二平面溅射源(12)的上方设置有衬底(13),所述衬底(13)与加热器(14)相连接;
所述第一平面溅射源(11)包括有从上到下依次互相连接的第一靶材(111)、铜背板(112)、铁质调控板(113)以及由多个磁铁组成的磁铁系统(114);
所述第二平面溅射源(12)包括有从上到下依次互相连接的第二靶材(121)、铜背板(112)、铁质调控板(113)以及由多个磁铁组成的磁铁系统(114);
所述装片室(2)内设置有具有多层结构的样品架(21),所述装片室(2)外壁上与所述样品架(21)相对应的位置上插入有样品推拉杆(2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控溅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溅射室(1)和装片室(2)外壁上分别开有至少一个抽气口(16),所述抽气口(16)与外部的抽气系统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控溅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溅射室(1)外还设置有等离子体发射谱检测仪(15),所述等离子体发射谱检测仪(15)的检测头位于所述溅射室(1)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控溅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溅射室(1)内还装有线性离子源(17)。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控溅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靶材(111)为锌铝Zn-Al合金靶材或者氧化锌ZnO:Al2O3陶瓷靶材,所述第二靶材(121)为铝Al靶材,所述衬底(13)为薄膜太阳电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控溅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13)位于所述第一平面溅射源(11)和第二平面溅射源(12)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平面溅射源(11)和第二平面溅射源(12)之间设置有隔离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控溅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溅射室(1)中具有一个可左右往返运行的小车,该小车上设置有所述加热器(14)和用于放置衬底(13)的样品托。
9.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磁控溅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架(21)的顶部与一个升降装置(23)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508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