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46050.7 | 申请日: | 200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9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胡云滔;史广星;张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兴联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9/00 | 分类号: | F21V19/00;F21V23/06;H01R33/08;G02F1/13357;F21Y10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装置 | ||
1.一种连接装置,包括电连接器(100)和PCB板(200),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外壳(110)、保持在绝缘外壳(110)内的接触件(120)及用于操作接触件(120)的操作机构(130),所述接触件(120)包括一对相对的弹性端子(121)及一个用于与PCB板(200)接触连接的连接部(122),所述操作机构(130)可控制该对弹性端子(121)间的间距,以便实现弹性端子(121)对荧光管的轴状端子的夹紧或松开,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120)的连接部(122)包括有底板(1221),底板(1221)的两侧延伸形成有一对第一接触部(1222),所述PCB板(200)具有一个U型插接部(210),插接部(210)的两侧设有向外凸出的第二接触部(211),所述PCB板(200)与接触件(120)通过插接部(210)的第二接触部(211)与第一接触部(1222)插接配合实现两者之间的接触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110)的底部设有供接触件(120)插入的开口(111),绝缘外壳(110)上还设有供PCB板(200)的插接部(210)插入的插口(112),插口(112)的底部呈开口状,以便供接触件(120)的底板(1221)及第一接触部(1222)插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21)的两第一接触部(1222)的外端头向外翻折形成有翻边(12221),插口(112)两侧的绝缘外壳(110)上设有凸条(113),凸条(113)的底部具有一倾斜面(1131),所述翻边(12221)的上部设有与倾斜面(1131)对应的配合斜面(12222),当接触件(120)从下向上插入绝缘外壳(110)时,翻边(12221)的配合斜面(12222)与凸条(113)的倾斜面(1131)滑动配合,此时两侧翻边(12221)受压靠拢,当翻边(12221)的底端滑过凸条(113)的内侧面时,两翻边(12221)复位远离并卡设在凸条(113)上方的卡槽(114)内。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22)的底板(1221)上设有开口向外的U型开口(1223),U型开口(1223)的两外端头分别向内凸设形成有一对相对的第三接触部(1224)。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件(120)还包括有基部(123),所述两弹性端子(121)延伸于基部(123)的两侧片的上端,所述连接部(122)延伸于基部(123)的下端,且与弹性端子(121)垂直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兴联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兴联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605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控制的计算机
- 下一篇:一种立式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