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物品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6698.4 | 申请日: | 2009-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0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户田光洋;星野悠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1/10 | 分类号: | G02B1/10;G02C7/02;G02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黄纶伟;马建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物品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镜镜片等、至少一个面面向外界的光学物品及其制造 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提供了具有涂膜的光学物品,该涂膜的耐环境性强 且可以制成透明的。因此,在透明树脂基材上形成有利用CVD法形成的 变性层以及利用CVD法形成的包含Si和O的硬化涂层,上述变性层包 含Si和Ti中的至少一个,且折射率沿厚度方向变化。此外,记载了硬化 涂层的膜厚大于0.4μm小于5μm。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塑料基板的反射率大范围均匀下降的情况。 因此,在塑料基板上形成硬化涂层来高强度地保护塑料基板,此时,以 如下方式形成硬化涂层,即:硬化涂层的与塑料基板接触的部位的折射 率大致等于塑料基板的折射率,且硬化涂层的折射率在厚度方向上连续 或阶段性地变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137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56002号公报
塑料制的光学基材(例如塑料镜片)与作为玻璃制光学基材之一的 玻璃镜片相比,更加轻量,且成形性、加工性、染色性良好,不易碎裂, 安全性也很高。因此,广泛应用于眼镜镜片领域。19世纪40年代由美国 的PPG公司开发出的塑料材料(CR-39),作为眼镜镜片材料,各种物性 的平衡性优良。至今,塑料材料(CR-39)已经长期作为塑料镜片的材料 来使用,但是,对于折射率低至1.50且度数为负的镜片而言,存在镜片 边缘厚度较厚的缺点。相反,对于塑料镜片而言,存在中心厚度较厚的 缺点。
为了减薄塑料镜片,需要提高基材的折射率。关于塑料材料的折射 率,已经从1.50开发出1.56、1.60、1.67、1.70、1.74、1.76这些高折射 率材料,目前在市场上销售有各种折射率的塑料制眼镜。
塑料制的光学基材为了弥补容易划伤的缺点,大多情况下在基材的 表面形成有用于防止划伤的被称为硬化涂层的层(膜)。硬化涂层的膜厚 大致为1~5μm,用于形成硬化涂层的典型材料为热硬化型硅树脂、UV 硬化型有机树脂。这些材料的折射率为1.50~1.55左右,当在高折射率 (例如1.60以上)的塑料基材上形成薄膜时,会因折射率之差以及膜厚 不均而产生干涉条纹。
虽然该干涉条纹不会对眼镜镜片本身的光学性能带来任何影响,但 却是导致外观不美观及反光刺眼等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商品价值,希 望消除干涉条纹。尤其对于超高折射率(例如1.70以上)的塑料镜片而 言,虽然其具有能够制造出薄而轻量的眼镜镜片这一显著的优点,但干 涉条纹变得更深而清晰可见。
抑制干涉条纹产生的一个方法是,使硬化涂层含有用于调整折射率 的金属氧化物,使硬化涂层与塑料基材的折射率大致相同。例如,在上 述专利文献1和2中,折射率沿厚度方向变化,利用硬化涂层与塑料基 材相接触的部分来消除或减小折射率之差,降低反射率。并且,通过减 薄膜厚而连续地改变折射率并降低表面折射率,由此来降低反射率。在 该方法中,为了完全抑制干涉条纹,需要针对每种基材,设计专用的硬 化涂层而进行管理和加工。但是,为了施加各种折射率的涂层,需要各 种制造设备,制造商的负担较大。
此外,硬化涂层原本的目的并不是用于使折射率与基材一致,而是 作为赋予给基材耐候性、耐摩擦性等各种特性的层而发挥功能,随着高 折射率层的使用,很难同时满足上述目的。
并且,大多情况下在硬化涂层上形成有反射防止膜。因而对于反射 防止膜而言,如果硬化涂层的折射率不同,则也需要分别设计专用的反 射防止膜。因此,如果塑料镜片的折射率提高,则无法提供薄而轻量的 眼镜镜片和眼镜,很难同时满足各种质量特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为一种光学物品,该光学物品具有光学基材和层 叠在光学基材表面上的透光性的功能层,功能层的反射率(反射系数) 在k空间中的周期Pk(nm-1)为3.66×10-5以下。k空间为波数(1/λ) 空间。用(1/λ)来表示层叠在光学基材上的薄膜的反射率R的函数,即 k空间中的反射率R(k)通常以一定周期Pk进行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66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动力车辆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覆膜专用袋除尘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