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持式点灌注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46753.X | 申请日: | 200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1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学;魏永霞;赵淑红;杨悦乾;赵艳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5/14 | 分类号: | A01G2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灌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旱田作物抗旱作业使用的注水半机械化工具。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尤其是黑龙江、吉林等省份,在春季旱田作物播种季节,土壤墒情差,含水量低,俗称“十年九春旱”。为了尽力保证种子播后的出苗率,传统的做法是采用人工用碗、瓢等器具盛水浇灌在种子附近的土壤表面上,不仅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而且水的利用效率也大幅度降低,水的流失及蒸发损失增大,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另外,对农村土地面积较小的地块,现代化大型喷灌、滴灌设备及与其相配套的水利设施不仅不适合农民小地块使用,而且投资巨大,是目前我国农村农民经济能力很难承受的,暂无推广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农村中现实生产经营情况和农村市场需求,设计提供一种半机械化作业使用的手持式点灌注水器,达到充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损失浪费、提高水利用效率、保证抗旱效果、减轻劳动强度、适合小地块作业使用的目的。
本发明创造的基本设计是,一种手持式点灌注水器,在储水管下端部孔内插入密封配装定量注水管,止水阀片可上下移动地配置在储水管管孔内,在止水阀片圆周表面与储水管内壁面之间设有环形间隙,止水阀片下端面与定量注水管上端面接触密封配合;在定量注水管腔内配置连接杆,连接杆上端部与止水阀片固接,在连接杆下端部上配装成孔锥体,该成孔锥体的上侧锥体部位与定量注水管下端内孔口壁面接触密封配合;手柄安装在储水管上侧外部上。
本发明创造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使用操作简易方便,注水量均匀一致,点灌注水效果好,作业可靠,故障少,水资源利用率高,尤其适合中小地块种子播种作业后促进作物发芽和生长发育抗旱作业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手持式点灌注水器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在点灌注水状态时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件号说明:
1、手柄、2、储水管、3、止水阀片、4、连接杆、5、定量注水管、6、成孔锥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手持式点灌注水器,在储水管2下端部孔内插入密封配装定量注水管5,止水阀片3可上下移动地配置在储水管2管孔内,在止水阀片3圆周表面与储水管2内壁面之间设有环形间隙,止水阀片3下端面与定量注水管5上端面接触密封配合;在定量注水管5腔内配置连接杆4,连接杆4上端部与止水阀片3固接,在连接杆4下端部上配装成孔锥体6,该成孔锥体6的上侧锥体部位与定量注水管5下端内孔口壁面接触密封配合;手柄1安装在储水管2上侧外部上。
作业使用时,将储水管2与水源连通,手握手柄1提起本器,使手持式点灌注水器整体呈悬空立式状态,在成孔锥体6、连接杆4及止水阀片3自重共同作用下,止水阀片3在储水管2腔内下落,其下端面与定量注水管5上端面接触配合,将储水管2内腔与定量注水管5内腔封闭隔断,此时水源的水注入储水管2腔内备用;手握手柄1将成孔锥体6与地面土壤接触并用力下压,在土层中制成储水坑,同时在土壤反作用力推动下,成孔锥体6相对于定量注水管5上移,当与定量注水管5下端内孔口壁面接触时,将定量注水管5下端口密封,与此同步,经连接杆4驱动止水阀片3在储水管2腔内向上运动,使止水阀片3脱离与定量注入管5的接触封闭配合,储水管2内腔与定量注水管5内腔连通,储水管2腔内的水经止水阀片3与储水管2之间的环形间隙进入定量注水管5内,此时上提手持式点灌注水器,使成孔锥体6脱离与土壤接触,在成孔锥体6、连接杆4、止水阀片3自身重力及水重力作用下,成孔锥体6、连接杆4及止水阀片3一并向下运动,回位到前述的起始位置,成孔锥体6与定量注水管5脱离接触,定量注水管5内的水从定量注水管5下端出口点灌注入土壤储水坑内。上述作业过程自动连续完成,依次循环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67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过滤介质
- 下一篇:机动车的车轮平面的角位置的两元调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