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整体式地埋高压变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7056.6 | 申请日: | 200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1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何排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排枝 |
主分类号: | H02B7/08 | 分类号: | H02B7/08;H02B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25 广东省中山东凤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高压 变电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箱式高压变电设备,特别是一种整体式的可埋入 水下或地下的高压变电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压变电设备如变电站或组合互感器等通常是建在地面 上,容易遭到破坏,且占用地面资源,既影响车辆或人员行走,又有 碍环境美观。也有一种设置于地下或半地下的变电设备,但其散热结 构设计复杂,需要外接散热器进行散热,或需要在地表留散热气道, 而散热气道容易进入雨水或被路面污物阻塞,因此,不能很有效地解 决地下变电设备的散热问题;同时,其箱体结构的设计也未能很好地 解决箱体的密封和隔水问题,因此,不能适用于江、河、湖、洼等多 种复杂环境中,尤其是南方,受雨水、洪水入侵多,对地下高压变电 设备的防潮防水性能也相应要求较高;另外,现有的地下高压变电设 备在结构设计上存在缺陷,一旦出现故障,无法进入箱体内进行维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密封可靠的可 在水下或地下运行的整体式高压变电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整体式地埋高压变电设备,包括箱体及内置在箱体中的高压 变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置于整体水泥池中,水泥池顶部覆 盖水泥预制板,水泥预制板上设有起吊槽;所述箱体为全焊接密闭结 构,箱体侧壁设置有进线电缆和出线电缆,进线电缆和出线电缆与箱 体连接处通过密封件密封,箱体顶部密封穿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 述进气管与出气管伸入箱体内的部分有高度差,所述进气管与出气管 上方设置有防水帽,防水帽上方架设天线。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所述出气管套装在进气管内;所述进线 电缆和出线电缆与箱体连接处的密封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内法兰、密封 垫及外法兰。
所述箱体侧壁设有便于进入维修的侧门,所述侧门为法兰,其通 过密封垫和内法兰密封连接在箱体侧壁。
所述箱体为框架结构,框架之间焊接钢板或铁板;所述箱体设置 于水泥预制板下方,并顶住所述水泥预制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箱体为全焊接密闭结构,且进、出线 电缆与箱体实现密封,这样的结构可使箱体内部与地下水实现完全隔 离,进、出气管上方设置有防水帽,以免雨水进入箱体内部;进、出 气管设计为高低管,可在压强作用下自动形成对流,有效实现箱体内 的散热和气流循环;同时,由于箱体内置于整体水泥池中,水泥池内 可注满水,也可通过水泥预制板上的起吊槽接收天然的雨水,便于对 池内箱体进行有效降温和散热;箱体顶端设置天线,便于实现对箱体 内变电设备的远距离控制;法兰式密封门体的设计,不仅密封效果好, 而且便于打开箱体进入维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水泥池及水泥预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拆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箱体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一种整体式地埋高压变电设备,包括箱体2及 内置在箱体2中的高压变电设备,所述高压变电设备可以是组合互感 器,也可以是由多个电气部件所组成的变电站;所述箱体2内置于整 体水泥池10中,水泥池10顶部覆盖水泥预制板11,水泥预制板上 设有起吊槽12;所述箱体2为全焊接密闭结构,箱体侧壁设置有进 线电缆3和出线电缆4,进线电缆3和出线电缆4与箱体2连接处通 过密封件9密封,箱体顶部密封穿接有进气管5和出气管6,所述进 气管5与出气管6伸入箱体内的部分有高度差,所述进气管5与出气 管6上方设置有防水帽7,防水帽7上方架设有天线1。
由于本发明的箱体2为全焊接密闭结构,且进、出线电缆3、4 也与箱体实现密封,这样的结构可使箱体内部与地下水实现完全隔 离,进、出气管5、6上方设置有防水帽7,以免雨水进入箱体2内 部;进、出气管5、6设计为高低管,可在压强作用下自动形成对流, 有效实现箱体2内的散热和气流循环;同时,由于箱体2内置于整体 水泥池10中,水泥池10内可注满水,也可通过水泥预制板11上的 起吊槽12接收天然的雨水,便于对箱体2进行有效降温和散热;箱 体2顶端设置天线1,便于实现对箱体内变电设备的远距离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排枝,未经何排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70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OPFDM-DQPSK信号的接收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电池盖卡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