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冷却铝型材热挤压模具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47155.4 | 申请日: | 2009-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9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严荣庆;郑晓军;陈纪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瑞斯乐门窗有限公司;上海振兴铝业有限公司;欣狮铝业(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B21C2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61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冷却 铝型材热 挤压 模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型材加工模具结构,尤其是一种高效冷却的铝型材热挤压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在铝型材热挤压生产过程中,铝锭在挤压筒内被挤压通过模具后,挤出的铝型材和模具温度均会升高,并且由于挤出的高温型材和模具都暴露在空气中,会出现如下缺陷:1.在铝型材表面产生坚硬的氧化铝颗粒,并且部分黏附在模具出口,对后续的型材表面会产生划痕,模具表面也会造成拉伤;2.持续升高的模具温度将导致模具表面退氮并降低硬度,从而缩短模具使用寿命;3.挤出的铝型材温度不断升高也将导致型材无规律变形甚至报废。基于上述技术问题,铝型材热挤压过程中,保持恒定的温度,既可以避免型材表面过早氧化,也能够显著提高基础型材的表面质量,也可延长模具使用寿命,提高铝型材挤出速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液氮冷却模具技术得到了逐步推广应用。
现有技术液氮冷却方式和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即在模具或模垫上加工出液氮通道,在挤压过程中把液氮从分布在模垫上的通道喷向模具,使模具冷却,同时液氮吸热蒸发后形成氮气,可排除模具出口的空气,对型材形成气体保护,防止氧化。现有技术液氮冷却的液氮通道都是在模垫上,并且液氮通道与模具工作带有一定得距离,一般不小于40mm~50mm,这样造成冷却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铝型材热挤压加工过程中,液氮冷却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效冷却铝型材热挤压模具结构,该结构的液氮冷却通道直接冷却到模具工作带处,可实现对模具工作带和模具出口型材的直接冷却,效果更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效冷却铝型材热挤压模具结构,它包括模具、模垫,在所述模垫的外沿上设置有液氮入口,在所述模垫与模具的接触面上设置有液氮通道,所述的液氮通道与所述的液氮入口连通;所述液氮通道的出口导入所述的模具;在所述模具上与液氮通道出口对应的位置设计有液氮导入孔,所述液氮导入孔通向所述模具的工作带。
进一步的,所述液氮通道在模垫与模具接触面部分为螺旋形。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上的液氮导入孔与模具工作带的距离为10mm~20m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首先通过在模具上的液氮导入孔,将液氮导入模具工作带附近,更充分的完成对模具工作带和模具出口型材的冷却;另外本发明中的液氮冷却通道为螺旋形,增加了液氮与模垫和模具的接触面积,使液氮更好的在模垫和模具接触面之间流动,更充分的实现了对模具的冷却,增加了模具的强度,提高了模具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铝型材热挤压模具的模垫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铝型材热挤压模具的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铝型材热挤压模具与模垫的装配图;
图4是本发明高效冷却铝型材热挤压模具的模垫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高效冷却铝型材热挤压模具的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高效冷却铝型材热挤压模具与模垫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现有技术铝型材热挤压模具在模垫1上设置液氮入口3,液氮通道4设置在模垫1上,并通向模垫1与模具2的接触面。如图3所示,液氮通道4的出口与模具工作带5有一定距离,不利于冷却。
如图4、图5所示,本发明在模垫11的外沿上设置有液氮入口13,液氮通道14和液氮入口13连通;液氮通道14在模垫11和模具12的接触面部分设计为螺旋形;液氮通道14的出口17导入模具12;模具12上与液氮通道14的出口17对应的位置设计有液氮导入孔16。
如图5、图6所示,液氮导入孔16通向模具的工作带15;液氮导入口16距离模具工作带15的距离为10mm~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瑞斯乐门窗有限公司;上海振兴铝业有限公司;欣狮铝业(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瑞斯乐门窗有限公司;上海振兴铝业有限公司;欣狮铝业(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71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