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像传感器件以及识别可视标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7166.2 | 申请日: | 200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7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辉;赵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6K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郑立柱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传感器 以及 识别 可视 标识 方法 | ||
1.一种图像传感器件(1),包括:
-光电传感模块(10),配置为对第一影像进行光电转换和模数转换处理,生成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影像的电信号,所述光电传感模块(10)的成像分辨率满足可视的要求;
-识别模块(40),配置为,当所述第一影像中包括表示第一信息的可视标识的影像时,对所述可视标识的影像的电信号进行识别处理,以识别所述可视标识,并获取所述第一信息的相关信息;
-可视影像处理模块(80),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影像的电信号,生成并输出所述第一影像的可视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传感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模块(50),配置为根据所述识别模块(40)对所述可视标识的识别的结果,控制所述光电传感模块(10)对所述可视标识的影像的光电转换和模数转换处理,以使所述可视标识能够被所述识别模块(40)所正确识别。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传感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标识包括条码,所述识别模块(40)包括:
-第一单元(401),配置为判断所述条码的影像是否符合条码的标准;
-第二单元(402),配置为当所述第一单元(401)判断所述条码的影像符合所述标准时,对用于表示所述条码的影像的电信号进行识别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传感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401)每次读取用于表示所述条码的影像的电信号的一部分电信号,该一部分电信号具有所述条码的影像的条/空信息,并根据所述条码的编码规则判断该条/空信息是否符合所述标准:
-当符合时,判断所述条码的影像符合所述标准;
-当不符合时,对尚未读取过的用于表示所述条码的影像的电信号的、具有所述条码的影像的条/空信息的另一部分电信号重复读取和判断操作;
-当用于表示所述条码的影像的电信号中没有任何一部分电信号表示的条/空信息符合所述标准时,判断所述条码的影像不符合所述标准;
所述第二单元(402)配置为对由所述第一单元(401)所判断的、所表示的条/空信息符合所述标准的、用于表示所述条码的影像的电信号的这一部分电信号进行识别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传感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传感模块(10)包括:
-光电阵列(100),配置为将所述光电阵列(100)上的所述条码的影像的光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模数转换器(102),配置为对所述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作为用于表示所述条码的影像的电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50)被进一步配置为,根据用于表示所述条码的影像的电信号表征的所述条码的影像的亮度,控制所述光电阵列(100)的曝光时间和/或所述模数转换器(102)的增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传感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传感模块(10)还包括以下至少一个部件:
-模拟放大器(101),配置为在所述模拟信号被转换为数字信号之前,放大所述模拟电信号;
-数字放大器(103),配置为放大所述数字信号,作为用于表示所述条码的影像的电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50)被进一步配置,为根据所述条码的影像的亮度,控制所述模拟放大器(101)和/或所述数字放大器(103)的增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传感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标识以一定可视特征标识所述第一信息,所述识别模块(40)包括:
-第一装置,配置为根据用于表示所述可视标识的影像的电信号,获取指示所述可视标识的可视特征的参数,作为所述第一信息的相关信息。
或,所述识别模块(40)包括:
-第一装置,配置为根据用于表示所述可视标识的影像的电信号,获取指示所述可视标识的可视特征的参数;
-第二装置,配置为根据指示所述可视标识的可视特征的参数,确定所述第一信息,作为所述第一信息的相关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传感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40)包括:
-第三单元(403),配置为在用于表示所述可视标识的影像的电信号被识别处理之前,基于所述可视标识的标准,去除所述可视标识的影像的电信号中的失真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71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名制火车票售验票系统的构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内存数据库主备同步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