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机车牵引电器用的银/铜复合带材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47894.3 | 申请日: | 200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7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郑元龙;郑大受;兰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希合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02 | 分类号: | H01B5/02;H01B13/00;H01B1/02;C23G1/20;C23G1/10;C21D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欣创专利商标事务所 31217 | 代理人: | 西江 |
地址: | 201603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机车 牵引 器用 复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复合材料的加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铁路机车牵引电器用的复合材料带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低压电器的电工触头通常采用银基材料,这是因为银基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又具有一定的抗电腐蚀性。但银价较高,在电器行业通常采用银/铜复合材料来替代。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用于冲压铁路机车牵引电器上用电器接触件的,超厚型的银/铜复合带材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铁路机车牵引电器用的银/铜复合带材,包括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铜合金材料,基材的中间开有槽,银带厚度与宽度与该槽的宽度和深度紧密配合。
基材的宽度为40-50毫米,厚为8-12毫米,长为5-6米。
槽面宽10毫米,槽底宽8.5毫米,厚1.53毫米。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上述铁路机车牵引电器用的银/铜复合带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基材进行如下处理:
(1)基材开槽,制成银/铜复合带材;
(2)脱脂处理;
(3)酸洗处理;
(4)银/铜复合带材的热复合;
(5)退火处理;
(6)再酸洗处理;
(7)轧制成客户要求的尺寸要求;
所述基材是宽为40-50毫米,厚为8-12毫米,长为5-6米的铜合金的带材。
所述基材开槽,是在基材的一面开槽,槽面宽10毫米,槽底宽8.5毫米,厚1.53毫米;并嵌入带状银条,所述银条的宽8.7毫米,厚1.8毫米;再进行热复合。
所述脱脂处理,即去油脂处理,清洗剂为清洗碳氢化合物,其最佳温度是40-80℃,其线速度VC范围为:10-40m/min。
所述酸洗处理,是去除原材料表面的氧化物及异物,其酸洗溶液为稀硫酸,脱水后烘干,稀硫酸中硫酸的比为10-20%。
所述热复合,就是利用两辊连轧的特性,设计一次压下率为30%~60%,前炉段进行热复合,后炉段进行热处理。复合温度为500~800℃,线速度为1~5m/min。
所述再酸洗处理,是对银/铜复合带材进行酸洗,其酸洗溶液为稀硫酸,脱水后烘干,稀硫酸中硫酸和水重量比仍为10-20%。
本发明的优点:采用复合材料可以节省贵金属银,即能达到良好好的导电性能,又能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轧制成型后的复合带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为铁路机车牵引电器上用的,超厚型的电器接触件银/铜复合带材的制造方法,是在原基材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其具体详细过程的步骤如下:
(1)在宽度为40-50毫米,厚为8-12毫米,长为5-6米的基材1的一面开槽,该槽的深为1.53,槽面宽为10毫米,槽底宽8.5。镶嵌的银条称为银带2,所述银条2带宽为8.7毫米,厚1.8毫米。
(2)将嵌入银条2的基材1的银/铜复合带材进行热复合和退火处理,关键是:这两个工艺是在同一台设备上一次完成。
(3)脱脂、酸洗
所述脱脂处理,即去油脂处理,所采用的清洗剂为碳氢化合物,清洗的最佳温度是40-80℃,清洗时的线速度VC范围为:10-40m/min
所述酸洗处理,即去除银/铜复合带材表面的氧化物及异物,所采用的酸洗溶液为稀硫酸,并在脱水后,再烘干;其中,稀硫酸中的硫酸的比为10-20%。
(4)热复合处理,利用两辊连轧的特性,设计成一次压下率为:30%~60%。该铜带在线连续热复合+退火系统,热复合和退火一次完成,采用前炉段热复合,炉后段进行热处理,避免了因银/铜复合带材过厚而无法退火的难题。复合和退火温度均为600-700℃;复合后的银/铜复合带材厚度为3.5mm,线速度为1.5m/mm。
(5)再酸洗
所述再酸洗处理,其酸洗溶液为稀流酸,脱水后烘干,稀硫酸中硫酸的比例为10~20%。
(6)轧制
所述的轧制,即把较厚的银/铜复合带材加工成较薄的银/铜复合带材的过程,最终达到客户需要的规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希合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希合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78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