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腹式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48422.X | 申请日: | 200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3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06 | 分类号: | E04C2/06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00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腹式 预应力 混凝土 双向 叠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用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的底板。
背景技术
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或实心薄板作为底板的装配整体式叠合板具有整体式和装配式的双重优点,施工速度快、节省模板、降低造价、整体性好等,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预制底板为了解决本身的刚度问题往往制做时截面高度很大,很难设计成双向楼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提出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的底板,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的屋面板及楼板。该双向叠合板符合我国倡导的建筑实现建筑工业化“三块板”(墙板、楼板、屋面板)的理念,因此具有推广应用意义。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鱼腹式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包括有混凝土薄板螺旋肋钢丝、鱼腹式钢筋骨架及混凝土支架,其所述叠合板底板为预应力混凝土底板,上部为鱼腹式钢筋骨架,板内设有混凝土支架。
所述的鱼腹式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其所述的叠合板板面铺设横向底筋及上部支座钢筋。
所述的鱼腹式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其所述的叠合板或铺设现浇板内的管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鱼腹式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的主视(平面)图;
图2为本发明鱼腹式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的仰视(立面)图;
图3为本发明鱼腹式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的右视(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由混凝土薄板1、螺旋肋钢丝2与上部的鱼腹式钢筋骨架3及板内混凝土支架4组成。组合时要计算在预应力钢丝放张和叠合板混凝土浇筑时、鱼腹式钢筋骨架的强度及稳定,应使其符合要求。
叠合板的制作应保证鱼腹式钢筋骨架的位置及锚固:
预应力混凝土底板采用先张法施工,预应力筋的数量可按设计要求调整。鱼腹式钢筋骨架准确就位,骨架钢筋的端部在底板内有足够的锚固长度。
叠合板的安装程序应保证该结构体系的受力性能和工程质量:
支座硬架支模,检查墙或梁的标高、轴线,校正支架位置。叠合板吊装就位,按设计要求铺设横向底筋及上部支座钢筋。按设计图纸铺设管线。
该板由混凝土薄板1螺旋肋钢丝2与上部的鱼腹式钢筋骨架3及板内混凝土支架4组成,混凝土薄板起到楼板施工时模板的作用,可在板面自由铺设横向底部钢筋,实现叠合板的双向受力。还可自由铺设现浇板内的管线,方便其它专业的施工及管理。本发明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底板,可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的屋面板及楼板。
本发明底板为预应力混凝土板,上部采用鱼腹式钢筋骨架。本发明采用高强的螺旋肋钢丝施加预应力后作为叠合板的纵向受力钢筋,可大幅降低混凝土楼板的用钢量,40~50mm的混凝土底板可起到楼板施工时模板的作用,又可在板面自由铺设横向底部钢筋,实现叠合板的双向受力。上部的鱼腹式钢筋骨架则即可承受施加预应力时的板顶拉力,又可增加叠合底板的刚度,以保证叠合板底板在施工、运输、吊装过程中安全。由于上部仅有钢筋骨架,还可以自由铺设现浇板内的管线,方便其它专业的施工及管理。该双向叠合板符合我国倡导的建筑实现建筑工业化“三块板”(墙板、楼板、屋面板)的理念,因此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84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根系阻拦材料和绿色屋面种植技术
- 下一篇:一种碗式螺栓空心球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