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管感烟火灾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8828.8 | 申请日: | 200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3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董文辉;张曦;梅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8B17/107 | 分类号: | G08B17/107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朱光林 |
地址: | 11003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管 烟火 探测器 | ||
1.一种风管感烟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该探测器包括外壳、气流采样管、气流排气管、烟雾光学探测室、红外光电探测电路、低阻抗信号采样放大电路、信号处理电路、信号输出及显示电路、延时故障信号输出电路和电源转换电路;该探测器的连接是:外壳上左、右两侧设置有气流探测腔和控制电路腔,气流采样管和气流排气管伸入需气流采样的风管并固定在该探测器外壳上,气流采样管和气流排气管将采样气流引入气流探测腔,烟雾光学探测室固定在气流探测腔中,红外光电探测电路、低阻抗信号采样放大电路、信号处理电路、信号输出及显示电路、延时故障信号输出电路和电源转换电路安装在控制电路腔内,其中红外光电探测电路、低阻抗信号采样放大电路、信号处理电路、信号输出及显示电路和延时故障信号输出电路依次相连,利用红外光电探测电路对通过的采样气流进行检测,红外光电探测电路输出的探测信号经过低阻抗信号采样放大电路滤波放大后送入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对放大后的探测信号进行A/D转换、采样和数据处理分析最后输出判断结果,延时故障信号输出电路根据判断结果输出无源触点信号,并综合其他故障信息将报警和故障信号显示出来,如果外壳上罩脱落,延时故障信号输出电路可将故障信号延时6.5分钟输出并显示,电源转换电路则负责将24V消防电源转换为探测器需使用的5V电源,并加以隔离和保护。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感烟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雾光学探测室为圆柱型结构,上、下底面呈圆形,包括红外发射二极管、红外接收二极管、叶片式遮光窗和遮光导流板,烟雾光学探测室下底面固定在风管探测器外壳左侧的气流探测腔内,位于气流采样管和气流排气管之间,采样气流从烟雾光学探测室上、下底面间水平流过,在沿着采样气流流经烟雾光学探测室的方向上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了一块和两块遮光导流板,遮光导流板固定在烟雾光学探测室的下底面上,其长度和中间留出的开口区域,以不遮挡下方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二极管的探测光线为准,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二极管固定在烟雾光学探测室下底面内圆周上采样气流流向的下方,发射管和接收管轴向的夹角呈42°,构成后向散射烟雾探测角,在烟雾光学探测室底面的内圆周上,除了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二极管占据的区域以外其它均匀分布叶片式的遮光窗,每个遮光窗叶片呈V字形开口。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感烟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光电探测电路的网络端口Pulse为信号处理电路中控制单片机输出的控制脉冲信号,电阻R1和电阻R2串联并接在控制脉冲信号Pulse和电路地之间,起到分压作用,分压后的控制信号接入场效应管Q1的门级控制Q1的输出,场效应管Q1的漏极接在电源Vcc上,源极接在红外光电发射二极管D1的正极上,红外光电发射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限流电阻R3接到电路地上,电解电容C1的正极和负极分别接在电源Vcc和电路地上,红外光电接收二极管D2的正、负极直接作为电流信号的正、负输出到低阻抗信号采样放大电路中,并将红外光电接收二极管D2的负极接到 电阻R5和R7上以抬高红外光电接收二极管D2输出信号的电位,其中R5和R7串联在电源Vcc和电路地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未经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88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背光源及液晶显示器
- 下一篇:钻戒个性定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