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净化新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49763.9 | 申请日: | 200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8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家齐;张雅娟;孙丽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家齐;张雅娟;孙丽婷 |
主分类号: | A61L9/22 | 分类号: | A61L9/22;B03C3/04;B03C3/41;B03C3/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300 河北省大厂回族***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净化 新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空气净化新方法及其装置,包括机壳(1)和设置于其中的荷电极栅(3)、多级加速吸附极栅(4-1、4-2、4-3等)、负离子发射极(5)和臭氧分解单元(6)以及高频高压电源(2)等。需要较大风量时,可在机壳(1)内的进风口至荷电极栅(3)间或在出风口前设置风机。其特征在于,在机壳内,依照进风口至出风口方向,顺序安装(3)、(4-1、4-2、4-3等)、(5)和(6),其中,(6)可设1排至多排。(2)单独置于密闭空间。自荷电极(3)→多级加速吸附极栅设置电场方向;也可逆向设电场方向。呈梯度场强。逆风向设电场方向时,去掉负离子发射极(5),增加(6)的数量。顺风向设电场方式,适于净化污染较轻的室内空气;逆风向设电场,适于净化污染较重的空气。需要高净化率时,可在荷电极(3)前加设一组荷电极栅与吸附极栅组成的预净化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荷电极栅(3),其特征在于,由一条或一条以上的金属或其他导体细丝以直线形式组成;也可由多个同电位的导体细尖成行或成列组成。使用多条导体细丝时,以一定间隔平行设立,电连接为同电位,两端加以固定,呈平面栅状。或以同电位的成行成列的处于同一平面的导体尖群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多级加速吸附极栅(4-1、4-2、4-3等),由多个柱形栅、板型栅、蜂窝板、圆孔板等组成。如图1所示,(4-1)为第一加速吸附极;(4-2)为第二加速吸附极;(4-3)第三加速吸附极。对应线状荷电极栅的柱形栅、板型栅等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柱形导体或板型导体以一定间隔平行设立,电连接为同电位,两端加以固定,呈平面栅状。其中心间距与设置于其前的荷电极栅的中心间距相等。数目比荷电极栅多一条。多级加速吸附极相同,可以互换使用。对应以同电位的成行成列的处于同一平面的导体尖群组成的荷电极(组)的吸附极(组或组群),是以与荷电极尖群数和排列对应相同的多个正多边形中心或圆形的圆心正对荷电极群尖的蜂窝状导体板组成。多级加速吸附极相同,可以互换使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负离子发射极(5),与线状荷电极栅构造相同,但线极数多一条。对应尖群荷电极,负离子发射极(5)的线极数比尖群列数多一条。与末级加速吸附极栅同电位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臭氧分解单元(6),可设置1排至多排。以吸附和分解臭氧,保证臭氧含量达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频高压电源(2),有多级电压输出。电场顺风向设置时,高压“+”极接荷电极栅(3);高压“-”极接第一加速吸附极(4-1);高压“--”极接第二加速吸附极(4-2);高压“---”极接第三加速吸附极(4-3)和负离子发射极(5)。在净化污染较重的空气时,电场逆风向设置,高压“-”极接荷电极栅(3);高压“+”极接第一加速吸附极(4-1);高压“++”极接第二加速吸附极(4-2);高压“+++”极接第三加速吸附极(4-3),去掉负离子发射极(5),增加(6)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家齐;张雅娟;孙丽婷,未经孙家齐;张雅娟;孙丽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976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助力器
- 下一篇:柔和高效LED面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