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自锁功能的线性致动器组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9923.X | 申请日: | 200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8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江新安;陈东星;林泰宏;曾士原;曾国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06 | 分类号: | H02K7/06;F16H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陈英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 线性 致动器 组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性致动器,特别是提供一种具自锁功能的线性致动器组接机构。
背景技术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线性致动器的运动,乃是使一马达10的输出动力,经由彼此垂直啮接的一蜗杆11与一蜗轮12,而传递使一螺杆13自转作动,从而使得螺套于该螺杆13上的螺套14于该螺杆13上轴向位移,用以推动一与该螺套14同轴抵接的内管15,从而将所产生的线性推力经由该内管15,向外以伸缩的作动方式传递,并通过一锁附于蜗轮12上的自锁弹簧16控制该螺杆13的转动。
而为了适当地组接上述的传动机构,在US7066041号美国专利及EP1322876号欧洲专利中,有揭露如图2及图3所示的致动器组接机构20,其乃是以单一概呈管状的齿箱21将上述传动机构的各个构件组装于其上,并于螺杆13的杆轴一端的端末上以两片式组成的后固定座22,固定该螺杆13在自转所需的轴承17,同时使该螺杆13在轴向方向上受到定位,并通过一由上下两半壳23、24所构成的外壳进一步将各该齿箱21及后固定座22予以组接。
上揭习知的技术内容并非理想,其在结构上存在有至少三项缺失:一者,后固定座22更供作为线性致动器整体与外部组件固接的连结部位,惟,习知以两片式组成的后固定座22在承受应力的强度上有不足,易衍生组件损坏的情况,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二者,以两半壳23、24构成外壳的技术内容固属一般壳体常见的技术内容,惟其使两半壳23、24彼此间的结合面垂直于马达10轴向的组成方式,对于制造加工上则有不便,除组装时的操作空间受到局限外,在进行以超音波熔接该两半壳的加工程序上,亦将摆置时的重心问题,使两半壳23、24难以仅通过重力维持彼此间的密切贴接,而影响到熔接后的结合稳定度;三者,该习知技术是以额外的夹钳25结合外管18与齿箱21,构造上较为复杂而不利于简化制造程序及降低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是解决现有技术的所述问题,提供一种具自锁功能的线性致动器组接机构,其可提高线性致动器的与外部组件间结合构造的强度,确保致动器的使用寿命,并使该组接机构于进行超音波熔接外壳时,仅需利用重力即得使半壳间彼此密接,以及,使外管与齿箱间无需透过额外固定组件进行结合,以减少构成组件的数量,降低成本并简化程序。
缘是,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具自锁功能的致动器组接机构乃是用以组装固定线性致动器的传动机构,其具体的技术内容则为:包含有:
一齿箱,具有一外观概呈柱状的箱体,是以柱轴垂直于该传动机构的马达出力轴的方式与该马达固接,而由二半箱片彼此对接而成,并使各该半箱片彼此对接的结合面平行于所形成的箱体柱轴方向,一结合室,是自该箱体柱轴一端的端面轴向地往内延伸,一定位室则是自该箱体柱轴另端的端面往内轴向延伸预定深度,并使该定位室的内侧室壁在沿垂直于该箱体柱轴方向的断面形状上是呈正多边形;
一后固定座,为一体成型的单一组件,具有一预定形状的座身,是以一端嵌入该定位室中,一呈正多边形的定位环面,位于该座身一端的周侧侧面上,而与该定位室的内侧室壁相向贴接,并使该定位环面正多边形的边数相等于该定位室正多边形的边数,一轴承窝,是凹设于该座身嵌入于该定位室中的端面上,用以容设该传动机构的螺杆杆端轴接的轴承;
一外壳,为由二半壳彼此对接而成的中空壳体,用以容纳该传动机构及各该齿箱及后固定座一部于其中,并使各该半壳彼此对接的结合面平行于该传动机构马达的出力轴轴向;
一外管,具有预定的长度,是以长轴一端嵌入该结合室中;
一嵌接部,是具有彼此互补嵌接的突出卡体与卡孔,分设于该结合室的内侧室壁及与的对应的外管管体上,用以连接固定该外管与该箱体。
本发明提供的具自锁功能的线性致动器组接机构,以一由二半箱片彼此对接而成的齿箱,容纳并定位致动器的传动机构,且以一体成型的单一后固定座,承设该传动机构中枢接于螺杆一端的轴承,且受夹置地固定于该齿箱中,据以承受来自该螺杆的应力,以延长致动器的使用寿命,且更进一步使该后固定座与该齿箱间的结合面呈正多边形,而得便于调整该后固定座的固定角度,另外,并以一由二半壳彼此对接而成的中空外壳,将各该传动机构及各该齿箱及后固定座一部容纳于其中,并使各该半壳彼此对接的结合面平行于该传动机构马达的出力轴轴向,从而可使该外壳在进行如超音波熔接等结合作业时得以更为简便。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线性致动器传动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习用线性致动器组接机构的立体外观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99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