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雨水综合利用渗排水管渠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49978.0 | 申请日: | 2009-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6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泰宁科创科技有限公司;徐志通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综合利用 排水管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雨水综合利用设施,尤其是建筑小区的雨水管网。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人们赋予城市雨水管网单一的雨水径流排放功能,大量的雨水白白流失,切断了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城市化进程加剧了地面的硬化,地下水从降雨中获得的补给量愈来愈少,大量的带有多种面源污染物的雨水涌入管网,洪峰提前,流量加大,管网不堪重负,自然的水文循环和城市生态环境更趋恶化,呈现出城市越发展,投资越大,排水设施越完备,洪涝越严重的怪现象。因此,迫切要求从维持自然水文循环和修复生态环境的角度革新雨水排放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从根本上克服现有雨水排水系统的不足,充分体现土地与雨水的资源化理念,维持自然水文循环,修复生态环境,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雨水综合利用渗排水管渠,适用于土壤有一定渗透水能力地区的新建与改建的雨水管网,它具有雨水收集、蓄存、输送、入渗、调贮排放综合功能,能节约土地资源,削减洪峰流量,延缓洪峰出现的时间,补充了地下水,提高土壤的含水率和空气湿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雨水综合利用渗排水管渠由一组聚乙烯成品渗透式雨水井与聚乙烯实壁穿孔管管渠两部分组成。渗透式雨水井包括渗透雨水井、弃流渗透雨水井、集水渗透雨水井三种井型,井壁与井底均开孔,开孔率1~3%,孔径16mm,有雨水渗透功能。渗透雨水井采用普通井盖。集水雨水渗透井采用井篦,井篦下方设截污筐。弃流渗透雨水井,进、出水管下方设截污板,截污板坐落在井室下部的截污筐上,截污筐内衬土工布袋。渗透管渠是一条外包土工布,内部填充碎石矩形断面的水平集水方渠,土工布外围设100mm粗砂层,碎石粒径25~30mm,集水渠宽度B=D+(2×200),渠高H=D+(2×200)+ΔH,式中ΔH=i·L;D-穿孔管内径mm;L-管段长度m;i-穿孔管坡度,i=1~2%。铺设在碎石层中穿孔管,两端与渗透式雨水井相连.在弃流渗透雨水井内,进、出水管管顶平接.在渗透雨水井和集水渗透井雨水内,进水管的管顶应低于出水管的管底或齐平,即Δh≥0,使管渠在降雨时能储存一定量的雨水。雨水综合利用渗排水管渠,渗透式雨水井与穿孔管管渠共用基槽。
降雨时,屋面排水系统排出的雨水经水力自净过滤器进入弃流渗透雨水井内,初期雨水通过滤板进入截污筐,降雨过后初期雨水渗入地下,截污筐截留的污泥定期清除。包括从集水渗雨水透井和其他环保雨水口汇入渗排水管渠的全部雨水,在管渠起点雨水井与景观水体水面高差H2-H1的作用下向下游流动,同时,雨水渗入地下,并蓄积在管渠内。蓄积雨水的入渗及对水文、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的降低雨水的面源污染,节省土地资源,减少排放量,减轻现有排水管网的排水排水压力,减小排水管网投资费用,补充地下水源,维持自然水文循环和修复生态环境,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纵剖面图。
图2是图1的1-1剖视图。
图3是图1的2-2的剖视图。
图中1.建筑屋面天沟,2.水力自净过滤器,3.弃流渗透雨水井,4.井盖,4-1井盖,5.回填土,5-1.回填土,5-2.回填土,6.上部粗砂层,6-1.上部粗砂层,6-2.上部粗砂层,6-3.下部粗砂层,6-4.下部粗砂层,6-5.下部粗砂层,7.土工布,7-1.土工布,7-2.土工布,8.碎石方渠,8-1.碎石方渠,8-2碎石方渠,9.集水渗透雨水井,10.井篦,11.截污筐,12渗透雨水井,13.景观水体,14.穿孔管,14-1.穿孔管,14-2.穿孔管,15.井底开孔,15-1.井底开孔,15-2.井底开孔,16.井壁开孔,16.-1.井壁开孔,16-2.井壁开孔,17.截污筐,18.截污板,19.雨水管,19-1.雨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建筑屋面天沟(1)收集的雨水,经水力自净过滤器(2)过滤后,由雨水管(19)送入弃流渗透雨水井(3),在弃流渗透雨水井(3)中,初期弃流雨水中的小颗粒泥沙沉积在截污筐(17)的下部,井中的截污筐(17)用于截留(19-1)雨水管初期弃流雨水带来的杂物,弃流渗透雨水井(3)的井中水位与穿孔管(14-2)进口管底齐平时,雨水经穿孔管(14-2)开始流向集水渗透雨水井(9)。地面的雨水径流,穿过集水渗透雨水井(9)的井篦(10)、截污筐(11)进入井内,井内的水面与穿孔管(14-1)进口管底齐平时,雨水流向渗透雨水井(12),最终由穿孔管(14)排入景观水体(13)。由于弃流渗透雨水井(3)、集水渗透雨水井(9)、渗透雨水井(12)均作成井壁开孔(16)、(16-1)、(16-2)及井底开孔(15)、(15-1)、(15-2),弃流渗透雨水(3)、集水渗透雨水井(9)、渗透雨水井(12)和穿孔管(14)、14-1)、(14-2)均分别埋设在碎石方渠(8)、(8-1),(8-2)中,雨水在输送的过程中渗入地下,并储存在碎石方渠内。渗排水管渠的开挖沟槽内,碎石方渠(8)、(8-1),(8-2)的周围包裹土工布(7)、(7-1)、(7-2),在沟槽底部铺粗砂层(6-3)、(6-4)、(6-5),碎石方渠顶部土工布外铺粗砂层(6)、(6-1)、(6-2),防止回填土(5)、(5-1)、(5-2)进入碎石方渠降低储水能力,保持土工布良好的透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泰宁科创科技有限公司;徐志通,未经北京泰宁科创科技有限公司;徐志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499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耦合电容消除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多晶纳米金刚石润滑油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