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旋翼直升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50955.1 | 申请日: | 2009-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0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任永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永斌 |
主分类号: | B64C29/00 | 分类号: | B64C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9600 重庆市彭水***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旋翼 直升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升飞机,尤其是一种依靠旋转的叶片带动空气高速转动的离心作用产生向上的升力和水平运动力的一种无旋翼直升飞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的飞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靠机翼的形状改变空气流动的路径,使机翼上下表面产生压力差获得升力,现在的客机及大部分战斗机的升力都是基于这种方式获取,其优点是升力大,缺点是飞机必须有一定的运动速度才能产生足够的升力,不能在空中悬停,机翼太长,使飞机整体显得庞大;另一种飞机是直升机,直升机主要由机体(含旋翼和尾桨)、动力、传动三大系统以及机载飞行设备等组成。旋翼一般由涡轮轴发动机或活塞式发动机通过由传动轴及减速器等组成的机械传动系统来驱动,也可由桨尖喷气产生的反作用力来驱动。目前实际应用的是机械驱动式的单旋翼直升机及双旋翼直升机,其中又以单旋翼直升机数量最多。直升机的突出特点是可以做低空、低速和机头方向不变的机动飞行,特别是可在小面积场地垂直起降。由于这些特点使其具有广阔的用途及发展前景。在军用方面已广泛应用于对地攻击、机降登陆、武器运送、后勤支援、战场救护、侦察巡逻、指挥控制、通信联络、反潜扫雷、电子对抗等。在民用方面应用于短途运输、医疗救护、救灾救生、紧急营救、吊装设备、地质勘探、护林灭火、空中摄影等。海上油井与基地间的人员及物资运输是民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直升机相对飞机而言,振动和噪声水平较高、维护检修工作量较大、使用成本较高,速度较低,航程较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直升飞机结构复杂、体积较大、维护检修工作量较大、使用成本较高、操作复杂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无旋翼、无尾桨的直升飞机,主要由机身、动力装置、控制装置三大部分组成,其结构紧凑、简单、体积较小(无旋翼占用空间),维护检修工作量小、操作简单、使用成本较低。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关键部分是动力装置,采用具有水平轴(直升机的旋翼是垂直轴)的旋转叶片带动空气高速转动,在高速转动空气的的离心作用下,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前后左右运动的力,该动力装置与机身组合,加上现有的成熟的机身技术和控制技术就成为一种全新的无机翼直升飞机,本发明的无旋翼直升飞机,既没有普通客机的长长的机翼,也没有普通直升机的旋翼,结构紧凑、体积小、结构简单、操作简单、隐身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动力装置旋转叶片示意图。
图中1.旋转叶片,2.转轴,3.受力构件,4.空气分子,5.方向舵轴,6.方向舵,7.角A。
在图1中,旋转叶片1与转轴2连接,转轴2与水平方向大致平行,当转轴2转动时,带动旋转叶片1旋转,旋转叶片1附近的大量空气分子4也跟着旋转,空气分子高速转动需要得到向心力,这个力由受力构件3来承担,受力构件3提供了向心力,本身就得到了相反方向的反作用力,这个力的方向大致向上,受力构件3用轴承连接在转轴2上的,可以做一定角度的偏转,其一边与水平方向存在一个角度A7,角A7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其角度大小是可以改变的,角A7的大小不同,受力构件3受到的力的垂直分力与水平分力大小不一样,通过调节角A7角度,可以同时得到向上的升力与向前或向后前进的动力;方向舵6位于叶片1的外沿右下方,在操作机构的作用下,方向舵6可以围绕方向舵轴5作一定角度的转动,用以改变空气的方向,同时本身受到一个反作用力,这个力可以改变动力机构的方向,当动力机构用于直升机时,也就可以改变直升机的运动方向,达到转弯的目的。
图2是本发明动力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旋转叶片,2.转轴,3.受力构件,8.动力装置轴承,9.受力构件轴承,10.动力机。
在图2中,动力机10带动转轴2与旋转叶片1旋转,动力装置轴承8内圈与转轴2紧密配合,外圈固定在飞机机身上,受力构件轴承9内圈与转轴2紧密配合,外圈与受力构件3紧密连接,使转轴2旋转而受力构件3不旋转,但可以用手工、电动、液压装置调节倾角,以改变力的垂直分量与水平分量,垂直分量用作升力,水平分量用作前进的力。
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中1.旋转叶片,2.转轴,3.受力构件,5.方向舵轴,6.方向舵,8.动力装置轴承,9.受力构件轴承,10.动力机,11.飞机机身,12.起落架,13.空气入口,14.空气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永斌,未经任永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09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肺炎的中药制剂
- 下一篇:一种活动式座凳非机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