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氢氧气体制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52412.3 | 申请日: | 200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8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富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富成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B01D46/00;B01D47/02;B01D53/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栗涛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气 体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水产生氢气、氧气的氢氧气体制取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氢氧气体制取系统是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和氧气的装置,即,在安装正、负电极的电解槽内加入含有少量电解质的水并接通直流电源,使其产生无公害的能源资源即氢氧气。此时氢气和氧气按2∶1的摩尔百分比生成,在负电极的表面以气泡的形式生成氢气,而在正电极的表面以气泡的形式生成氧气。由此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经混合后成为可燃烧的混合气体。由于氢气和氧气在燃烧时不会产生污染物,所以作为环保型能源资源而受到广泛关注。
但是,由于水在被电解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为了使系统冷却还需采用散热装置。因此不仅需要安装散热装置的空间,还需要配备用来启动散热装置的各种电气装置,例如冷却风扇或泵类等等。最终导致该系统的体积变大,其整体结构也较为复杂。
而且由于氢氧混合气内部含有氧气,即使没有外界供应的氢气也能燃烧,因此存在燃烧中生成的火花随时可能会出现回火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作为出发点,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空气自然循环方式的吸热散热装置的氢氧气体制取系统,该系统即使没有冷却风扇或泵类电气装置也能实现使其散热的目的,还可简化系统的整体结构而使其更加紧凑。另一目的在于排除可能会出现的火花回火隐患,以提供安全得到保障的氢氧气制取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氢氧气体制取系统,包括贮水收集槽10、电极组件20、第一散热供应管30和第二散热供应管40。
贮水收集槽10用于存水和收集氢氧气体;电极组件20内置有多个电极21、22且形成有用来进水的流入口25和排放电解后氢氧混合气体的排放口26;第一散热供应管30连接贮水收集槽10的下端和电极组件20的流入口25,其在从贮水收集槽10向电极组件20供水的同时还具有散热功能;第二散热供应管40连接贮水收集槽10上端和电极组件20的排放口26,其将由电极组件20生成的氢氧气体输送并存储在贮水收集槽10的上端,同时还具有散热功能。第一散热供应管30包括呈线圈状卷绕的散热管装置31和安装在散热管装置31上的用于加大与空气接触的接触面积的多个散热销形成装置32;第二散热供应管40包括呈线圈状卷绕的散热管装置41和安装在散热管装置41上的用于加大与空气接触的接触面积的多个散热销形成装置42;在上述第一散热供应管30及第二散热供应管40的表面上形成有导热层用以提高其散热效率,而且在该导热层上单独或混合涂敷有纳米级碳纳米管和托玛琳光催化剂。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氢氧气体制取系统包括:散热风扇33,其面向第一散热供应管30或面向第二散热供应管40;温度传感器34,其用来测定贮水收集槽10温度,如发现该温度超出标准温度以上时,可随即发出信号启动散热风扇33。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氢氧气体制取系统还包括:水位保持装置50,其与外界用来供水的主供水管S连接并使贮水收集槽10中的存水保持一定水位;防回流过滤器组件60,其用来防止从贮水收集槽10中流出的氢氧气体重新回流到贮水收集槽10中;喷嘴70,其连接防回流过滤器组件60并用以喷射氢氧气体。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氢氧气体制取系统又包括:混合气体分离过滤器11,其安装在贮水收集槽10的内部,用来从水中分离氢氧气体;收集装置12,其位于混合气体分离过滤器11的上端,用于收集经由混合气体分离过滤器11过滤的氢氧气体。
本发明所提供的氢氧气体制取系统,包括:存水和收集氢氧气体的贮水收集槽;通过电解产生氢氧混合气体的电极组件;连接贮水收集槽和电极组件的第一散热供应管和第二散热供应管。即使没有冷却风扇或泵类等电器装置,该系统也能通过空气的自然循环而达到散热的目的,还可简化系统的整体结构而使其更加紧凑。
而且,本发明通过采用防回流过滤器组件来防止燃烧火花出现回火现象,同时可产生高纯度的混合气体,具有可提供更安全的氢氧气制取系统的作用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氢氧气体制取系统的详细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第一散热供应管和第二散热供应管详细结构的示意图。
<图纸主要部位符号说明>
10...贮水收集槽 11...混合气体分离过滤器
12...收集装置 15...浮标
20...电极组件 21、22...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富成,未经黄富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24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