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时钟信号再生与接收装置、时钟信号再生与接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52919.9 | 申请日: | 200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9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前野晶子;藤原卓;井户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J11/00;H04L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何欣亭;李家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时钟 信号 再生 接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时钟信号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解调电路,从基于主载波频率解调包括导频信号的OFDM调制信号获得的副载波频带的信号中用规定频率的时钟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将数字化的I通道解调数据以及Q通道解调数据输出;
选择器,从该解调电路的输出中选择对应于所述导频信号的I通道解调数据以及Q通道解调数据并进行相位校正后加以输出;
延迟电路,使从该选择器输出的进行了相位校正后的对应于所述导频信号的I通道解调数据以及Q通道解调数据延迟所述导频信号的发生间隔的一个间隔后的I通道的延迟解调数据以及Q通道的延迟解调数据输出;
符号反转电路,将所述延迟电路输出的所述Q通道的延迟解调数据的符号反转后输出;
复数乘法电路,对进行了所述相位校正后的对应于所述导频信号的I通道解调数据以及所述Q通道解调数据、所述I通道的延迟解调数据以及符号反转后的所述Q通道延迟解调数据进行复数乘法运算,作为其结果,输出所述导频信号的实数成分数据和虚数成分数据;
ROM,存储对应于实数成分数据以及虚数成分数据的的反正切函数数据,将从所述复数乘法电路输入的对应于所述实数成分数据以及所述虚数成分数据的反正切函数数据作为所述导频信号的相位变动量数据输出;
累加计算电路,对所述ROM的输出作累加计算;
偏置加法运算电路,对所述累加计算电路的输出作偏置处理;
滤波电路,对所述偏置加法运算电路的输出进行滤波;及
控制电路,基于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对所述时钟信号的频率进行控制。
2.权利要求1的时钟信号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进而具有:
符号长判定电路,对所述I通道解调数据以及Q通道解调数据的有效符号长和保护间隔长进行判定;及
偏置变换电路,按照该符号长判定电路的输出变更偏置值大小。
3.权利要求1的时钟信号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进而具有平均化电路,对所述偏置加法运算电路的输出在OFDM信号的多个符号范围内作平均化处理。
4.一种接收装置,具备如下电路:
一次解调电路,从基于主载波频率解调包括导频信号的OFDM调制信号获得的副载波频带的信号中用规定频率的时钟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将数字化处理后的I通道解调数据以及Q通道解调数据;
二次解调电路,基于该一次解调电路的输出将每个通道的I通道解调数据以及Q通道解调数据输出;
选择器,从该二次解调电路的输出中选择对应于所述导频信号的I通道解调数据以及Q通道解调数据并进行相位校正后加以输出;
延迟电路,将该选择器输出的进行相位校正后的对应于所述导频信号的I通道解调数据以及所述Q通道解调数据延迟所述导频信号的 发生间隔的一个间隔后的I通道的延迟解调数据以及Q通道的延迟解调数据输出;
符号反转电路,将所述延迟电路输出的所述Q通道的延迟解调数据的符号反转后输出;
复数乘法电路,对进行了所述相位校正后的对应于所述导频信号的I通道解调数据以及所述Q通道解调数据、所述I通道的延迟解调数据以及符号反转后的所述Q通道延迟解调数据进行复数乘法运算,作为其结果,输出所述导频信号的实数成分数据和虚数成分数据;
ROM,存储对应于实数成分数据以及虚数成分数据的反正切函数数据,将从所述复数乘法电路输入的对应于所述实数成分数据以及所述虚数成分数据的反正切函数数据作为所述导频信号的相位变动量数据输出;
累加计算电路,对所述ROM的输出作累加计算;
偏置加法运算电路,对所述累加计算电路的输出作偏置处理;
滤波电路,对所述偏置加法运算电路的输出进行滤波;及
控制电路,基于该滤波电路的输出对所述时钟信号的频率进行控制。
5.权利要求4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进而具有:
符号长判定电路,对所述I通道解调数据以及Q通道解调数据的有效符号长和保护间隔长进行判定;及
偏置变换电路,按照所述符号长判定电路的输出变更偏置值大小。
6.权利要求4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进而具有平均化电路,对所述偏置加法运算电路的输出在OFDM信号的多个符号范围内作平均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291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切口形状的雪地轮胎
- 下一篇:图像形成设备及其组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