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水中的硼的电化学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53072.6 申请日: 2009-09-25
公开(公告)号: CN101713759A 公开(公告)日: 2010-05-26
发明(设计)人: C·勒尼尼韦恩;A·迪米特拉科波洛斯;P·拉贾格帕兰;A·范海戈 申请(专利权)人: 米利波尔公司
主分类号: G01N27/413 分类号: G01N27/413;G01N27/30
代理公司: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刘佳斐;蔡胜利
地址: 美国马***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检测 水中 电化学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专利申请涉及液体(通常是水)中的硼的电化学检测,硼通常是超 低剂量的,甚至是微量的状态(例如,通常几个到几百个ppb-十亿分之几, 重量比)。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液体(通常是含水的,更经常是水)中的硼的检测可以使 用多种技术来进行,通常使用电化学方法例如极谱法。

硼是特别难于检测的物质,因为在水中存在非常微量的情况下必须被 检测,而且,最重要的是,因为它必须作为一种带有络合试剂的化合物被 检测。

因此,出版物“Voltammetric determination of boron by using Alizarin Red S”(Analytica Chimica Acta 572(2006)253-258)描 述了一种新的用于确定水中微量(即通常在几个ppb的水平)的硼的存在 的伏安法。在该出版物中,利用悬汞滴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通过阳极峰的 存在,检测缓冲溶液中的具有茜素红(ARS)的硼络合物。

然而,汞是很难处理的物质,并且会带来安全和环境方面的问题,除 了这样的事实,使用汞做为工作电极材料是棘手的,而且设备相对笨重。 因此,这种方法被证明操作复杂,使用不灵活。

发明内容

本专利申请的目的是弥补现有技术的缺点,尤其是弥补实现测量方法 的困难,该方法并不具备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存在于水中的硼的方法,包括:制备 包括水和至少一种硼络合试剂的导电缓冲溶液,将所述溶液引入至少存在 一个工作电极的电化学电池,用伏安法测量硼络合物及络合试剂的阳极峰, 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工作电极是固态微电极,并且测量相对于水流是持续 进行的。

有利的是,使用这样的微电极使得能够具有低环境污染的测量方法。

另一方面,使用固体微电极的事实使得能够得到一种方法,这种方法 借助于特别紧凑和廉价的器具很容易实现。

使用根据本发明连续的测量是有优势的,这种测量相对于存在硼的水 流在线(in line)进行测量。

优选的,伏安法测量是微分脉冲伏安法(DPV),或者方波吸附溶出伏 安法(SWASVM),或者吸附溶出伏安法(ASVM)测量。

阳极峰测量可以在导电缓冲溶液(通常具有给定PH值)中进行,例如: 阳极峰的测量可以依照以下参数进行:导电的缓冲溶液,如:包括醋酸和/ 或磷酸溶液,及溶液的pH值可以选择为7.4。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 设计任意其它的参数组合,其可以使用任意缓冲溶液和任意合适的pH值。 pH值通常取决于各种参数包括电解液的浓度和性质,而且pH值的选择必须 尽可能最优化检测硼的峰值的显现。

优选的,硼络合试剂的浓度为10-9M-10-3M,优选为10-8M-10-4M。

例如在水处理过程中(典型的是在树脂床去离子阶段的下游)使用根 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情况,不仅根据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完美地融入处理过程 中,不需要减缓处理过程,而且还使通过检测硼的存在来显示树脂的损耗 成为可能。

根据本发明,硼络合试剂通常选自由茜素红S(或者ARS,(3,4-二羟 基-9,10-二氧代)-2-蒽磺酸钠盐)和铍(III)形成的组。但是在本发明的 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设计任何其它的络合试剂。

根据本发明的工作微电极通常选自例如碳微电极(即通常是玻璃碳微 电极或碳纳米管)、铋微电极(即通常用铋制成的微电极,或者涂敷有铋膜 的微电极)、掺杂硼或不掺杂硼的金刚石微电极和涂敷汞膜的微电极。但是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也能预想到任何其它的微电极。本领 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限定工作电极的参数,比如可以根据执行条件选择形 成其的材料和其几何形状。

有利的是,根据本发明能够将校准硼浓度测量作为阳极峰高的函数。 这传统地由通过“空白”溶液(即不含硼的溶液)的器具和通过至少一种 含有已知浓度的硼的水溶液的器具来完成。

根据这样的校准,通常情况下硼可以在至少5ppb的浓度被检出,通 常为5-1000ppb,优选为5-400ppb。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利波尔公司,未经米利波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30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