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片材处理装置及片材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54383.4 | 申请日: | 2009-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7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坂田宗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H45/16 | 分类号: | B65H45/16;B65H37/06;G03G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怡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3 | 代理人: | 迟军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片材处理装置及片材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上,连接到图像形成装置的片材处理装置具有将从图像形成装置输出的片材按照Z形状折叠的功能,作为其功能中的一个功能。此外,图像形成装置具有通过扫描器读取包含不同尺寸的混合原稿的原稿束、并将复印有读取的原稿的片材以混合不同尺寸的片材的方式输出的功能。
通过使用这些功能,当打印同一组中具有不同尺寸的混合原稿(例如混合均属于同一组的A3尺寸(420mm×297mm)和A4尺寸(297mm×210mm)的原稿)时,可以将A3尺寸的片材Z折叠成A4尺寸的片材。
作为用于在混合具有不同片材尺寸的片材时使用折叠功能制作片材束的技术的示例,将基准片材确定为长度标准,并对比基准片材长的片材进行Z折叠或双折叠(double-folding)以使其符合基准片材长度(日本特开2003-160274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传统技术中,对片材进行折叠以使其具有基准片材长度。因此,在片材束中不会包括具有基准片材长度以外的折叠宽度的片材。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片材处理装置,所述片材处理装置包括:执行单元,其被配置为执行使用第一尺寸的片材和在输送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尺寸的第二尺寸的片材的作业;设置单元,其被配置为对在所述作业中使用的所述第二尺寸的片材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折叠宽度进行设置;折叠单元,其被配置为根据所设置的折叠宽度对所述第二尺寸的片材进行折叠;比较单元,其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尺寸的片材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宽度与所设置的折叠宽度进行比较;以及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比较单元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作业的执行。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例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的截面图。
图2是例示在图1中例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配置的框图。
图3是例示在图1中例示的折叠设备以及整理器设备的配置的截面图。
图4是例示在图2中例示的整理器控制单元的详情的框图。
图5A至5D是例示在图3中例示的折叠设备的主要部分的详情的截面图。
图6是例示在图2中例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操作单元的示例的平面图。
图7例示了在图6中例示的液晶屏上显示的复印功能画面的示例。
图8例示了在图6中例示的液晶屏上显示的针对Z折叠的折叠宽度设置画面的示例。
图9例示了在图6中例示的液晶屏上显示的混合原稿尺寸画面的示例。
图10例示了在图6中例示的液晶屏上显示的整理类型选择画面的示例。
图11是例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片材处理步骤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2A和12B例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Z折叠处理的示例。
图13是例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片材处理步骤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4是例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片材处理步骤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5是例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片材处理步骤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6是例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片材处理步骤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7例示了在图2中例示的操作单元上显示的作业停止画面的示例。
图18是例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片材处理步骤的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及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43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自动传感器位置识别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墨盒及图像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