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卧式内拉床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54607.1 | 申请日: | 200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3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国;张维权;李小军;王斌;王立娅;谢立英;刘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5/36 | 分类号: | B23Q5/36;B23Q5/40;B23Q5/58;B23Q1/01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慕安荣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拉床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卧式内拉床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卧式内拉床均采用液压传动原理,在加工特种材料的航空零部件时,经常出现工作不稳定现象,造成零件拉削表面出现波纹。在公开号为CN101185979、CN200970655以及CN201147884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分别公开了一种卧式拉床,其主要技术要点都是采用液压系统控制,此种液压控制方式为速度开环控制方式,拉削时运行速度不恒定;由于采用液压驱动,液压泵电机连续运转,工作能耗大;由于油温的变化,对拉削的平稳性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对油温度要求高,需对油温温度进行控制;油液泄漏也是环境污染主要因素。公告号为:CN2327482Y的“内拉床”中公开了一种机械内拉床,该机械内拉床的传动机构是由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减速器、与减速器连接的链轮、链条、张紧轮组成。该专利的拉削速度不可调节,在负载小的时候,机床有效功率低,而且该发明的机械(齿轮、链轮)传动链较长,传动累积误差大,因而其传动的噪声及振动都较大。公开号为CN201295794的专利申请文件中也公开了一种机械内拉床其主要技术特点是采用变频调速电机作为动力源,通过小带轮、多楔带、大带轮、减速器与滚珠丝杠传动副的螺母连接,其电机安装于床脚内部。该专利的拉削速度虽然可以调节,但由于其为开环控制方式,不能实现拉削加工时对拉削速度、扭矩、位置的实时监控和动态调整,不能实现拉削过程的全闭环控制,因此零件拉削精度低,其次由于其电机安装于床脚内,减速器安装于床身后部,在拉削时仍然会有较大的振动,影响零件拉削质量。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能耗高、机床运行平稳性差、工作效率低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卧式内拉床传动装置。
本发明包括床身、拉刀安装座、滚珠丝杠、交流伺服电机、轴、直线导轨和传动系统。传动系统安装在移动垫板上表面;直线导轨垫板位于两个直线导轨支架上,直线导轨安装在直线导轨垫板上;两个直线导轨支架固定在固定垫板的上表面;直线导轨的一端通过直线导轨滑座与滚珠丝杠支座连接;装有滚珠丝母和大带轮的滚珠丝杠穿过箱体,两端分别固定在拉刀安装座和滚珠丝杠支座上;小带轮装在位于移动垫板上表面的小带轮支架上,大带轮安装在滚珠丝母上;小带轮与大带轮之间通过齿形同步带连接。
床身箱体的一端面为滚珠丝母座安装基准面,固定垫板安装基准面位于滚珠丝母座安装基准面一侧的水平面板上;箱体的两端面上分别有拉刀的过孔和丝母座的安装孔;箱体两侧内壁上部固定有一对矩形导轨。
滚珠丝母座的内孔为两端对称的阶梯孔,并且自两端孔口向内孔径减小;自两端孔口向内各孔依次为单列圆柱滚子轴承安装孔、轴用唇形密封圈安装孔、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安装孔和滚珠丝母安装孔。
拉刀安装座两端的下表面置于矩形导轨上,并与矩形导轨之间滑动配合;拉刀安装座的内孔须与床身箱体一端端面的拉刀过孔同心;滚珠丝杠支座上有滚珠丝杠的安装孔;在滚珠丝杠支座的下部表面安装在直线导轨滑座上。
在固定垫板一侧中部有一对相互平行、并与固定垫板的两端边平行的导向导轨;该导向导轨的长度由固定垫板的边延伸至固定垫板中部。
在移动垫板中部有与固定垫板上的导向导轨对应的导轨滑槽;在导轨滑槽两侧分布有移动垫板固定螺栓的过孔。
固定垫板固定在固定垫板安装基准面上;移动垫板的导轨滑槽固定在固定垫板上的导向导轨上,并通过移动垫板固定螺栓固定在固定垫板的上表面。
齿形同步带预紧丝杠位于移动垫板上表面中部,一端安装在支座的轴孔内,另一端安装在丝母内;支座固定在固定垫板的上表面,丝母固定在移动垫板上表面;交流伺服电机固定在移动垫板上表面。
传动系统中的行星减速机通过减速机固定螺栓固定在移动垫板上表面;行星减速机一端的轴装入扭矩限制器内;小带轮套装在扭矩限制器的外圆周上;小带轮支架通过小带轮支架固定螺栓安装在移动垫板上表面;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内环套在小带轮支架的轴上,外环装入扭矩限制器内,并通过位于小带轮支架轴孔内的孔用弹性挡圈和位于轴上的轴用弹性挡圈固定;行星减速机另一端的轴与交流伺服电机的轴连接。
由于本发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46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