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草药活血化瘀药膏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55689.1 | 申请日: | 200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0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邱梅;郝智慧;宋丽;王春元;张瑞丽;刘元元;曹蕾;王艳玲;林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康地恩药业有限公司;青岛六和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K36/889;A61K9/06;A61P15/14;A61K3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草药 活血化瘀 药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膏,具体地说是一种中草药活血化瘀药膏。
背景技术:
奶牛乳房炎是目前较难解决的一种疾病,引起奶牛乳房的原因有多种,有部分原因是因为挤奶造成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草药活血化瘀药膏,贴于奶牛乳房处,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抗炎作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活血化瘀药膏,其特征是:主要由血竭、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参、蒲黄、乳香、五灵脂、没药等中草药物组成的方剂。
本发明中的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是血竭4-15、赤芍3-12、川芎3-15、桃仁2-15、红花3-14、丹参3-16、蒲黄2-10、乳香3-15、五灵脂2-10、没药2-10。
本发明的具体的制备工艺是除樟丹外,先将上述麻油和其他中草药一起放煎锅内熬开,再将樟丹放入,用文火熬,药熬成糊状即可。
本发明中所述的麻油的用量比为:麻油∶总药量=1∶1-1.5∶1。
本发明中所述的樟丹的用量比为:樟丹∶总药量=0.5∶1-1.∶1。
本发明中:
血竭:甘咸平,化瘀止痛,止血生肌,镇痛,抑真菌,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扩血管,增加血流量,止血;降低血粘度。
赤芍:苦辛微寒,凉血清热,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增加冠脉血流量及心输出量;抗血小板聚集;抗肾上腺素作用,改善微循环;镇静、解热,抗惊厥;抗菌、抗病毒;弛缓平滑肌,解痉镇痛。
川芎:辛温,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祛瘀通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障碍,使微循环血管开放数增多,降低血压与利血平有协同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抑制血栓素A2,降低纤维蛋白稳定性;镇静作用,解除平滑肌痉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有强心作用,可能通过心脏β受体兴奋;降血脂,抗动脉硬化,抗放射,抗维生素E缺乏。
丹参:苦微寒,养血安神,调经,活血化瘀。增加冠脉血流量,调整减慢心律;抗血凝,抑制纤维胶原合成;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血脂、血压、血糖;抗变态反应,降低IgE及γ球蛋白;抗菌、抗肿瘤。
红花:辛温,活血通经,祛瘀止痛。降低血管通透性,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增加冠脉血流量,减慢心率;抑制血小板凝集,对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凝血酶纤维蛋白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当归:甘辛温,补血,活血,调经止痛。降低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增加纤溶酶活性;降血脂、降血压,扩张外周血管(与M及H1受体有关);增加冠脉血流量,减低心肌耗氧量,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心律失常;抗维生素E缺乏;抗贫血。
五灵脂:甘温,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炒炭止血,解痉;抗菌(伤寒、结核、葡萄球菌),抗真菌(毛癣菌);增加白细胞。
蒲黄:甘辛凉,活血祛瘀,凉血止血,利尿消肿,止痛,降血脂;改善微循环;镇静;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减慢心率;收缩子宫;利尿;缩凝血时间。
乳香:辛温,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
没药:辛苦,散血去瘀,消肿定痛。治跌打损伤、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症瘕、经闭、痈疽肿痛、痔漏、目障。
桃仁:桃仁性甘平、味苦,入肺、肝、大肠经;有破血行瘀,润燥滑肠的功效;治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跌打损伤、肠燥便秘。
以下通过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血竭6、赤芍4、川芎2、桃仁3、红花3、丹参4、蒲黄3、乳香10、五灵脂7、没药9、麻油51、樟丹30。
实施例一:
血竭7、赤芍3、川芎3、桃仁4、红花3、丹参4、蒲黄3、乳香10、五灵脂7、没药9、麻油51、樟丹30。
实施例一:
血竭6、赤芍4、川芎3、桃仁3、红花5、丹参5、蒲黄4、乳香9、五灵脂7、没药8、麻油55、樟丹30。
本发明用法:贴于奶牛肿胀的乳房周围,2-3日换药一次,轻者7-10次为1疗程,重者10-15次为1疗程。
本发明用于治疗5头奶牛因挤奶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乳房肿胀症状,其中2例轻者通过1个疗程,3例通过2个疗程治愈,无不良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康地恩药业有限公司;青岛六和药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康地恩药业有限公司;青岛六和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56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消渴病纳米中药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负控制型液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