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金藻的电击转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55769.7 | 申请日: | 2009-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6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郑明刚;郑立;崔志松;王玲;韩笑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63 | 分类号: | C12N15/63;C12N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击 转化 方法 | ||
1.一种对金藻的电击转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对金藻进行抽滤收集、预处理、输入电压、质粒浓度、电击缓冲液提高了转化效率,其特征包含如下步骤:
(1)提供金藻藻株Isochrysis sp.CCMM5001、外源性DNA、电转缓冲液;
(2)金藻抽滤收集及电转化前的预处理;
(3)电转化需要的质粒、鲑鱼精DNA的浓度的制备、电击条件设定;
(4)转化后的培养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金藻的电击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源性DNA为pCAMBIA1303质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金藻的电击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转缓冲液蔗糖-HEPES组成为:0.5-1.0mM蔗糖,0.5-1.0mMHEPES,PH6.5-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金藻的电击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滤所需要的压力为0.01-0.03Mpa,所用的滤膜为:孔径8μm,规格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金藻的电击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质粒浓度为7-10μg/ml,鲑鱼精DNA的浓度为:4-6μg/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金藻的电击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击条件为1.4-2.5KV,脉冲时间为5-10m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金藻的电击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化后细胞暗恢复培养23-25h,加入卡那霉素,光/暗12/12h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576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