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构件进给装置和设置有其的图像形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58185.5 | 申请日: | 2009-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3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安本武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00 | 分类号: | G03G15/00;B65H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件 进给 装置 设置 图像 形成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进给图像形成用带构件的带进给装 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进给中间转印带、转印带、 感光带等带的带单元和设置有这种带单元的例如复印机、印刷 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设备。本发明适合不直接用于图像形成 的带构件(例如记录材料用传输带、定影装置用定影带)。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图像形成设备的图像形成操作的速度的提高, 多个图像形成站被配置于环形带状的图像承载构件,以及多色 图像形成处理被并行处理。例如,电子照相式的全色图像形成 设备中的中间转印带是这种图像形成设备的典型例子。不同颜 色的调色剂图像被顺次叠加地转印至中间转印带的带表面上, 且彩色调色剂图像被全部一起转印到记录材料上。该中间转印 带由包括驱动辊的多个张架构件(stretching member)张架, 且能够转动。对于这种带构件,根据辊的直径精度或辊之间的 对准精度等在行进时存在宽度方向的端部朝向一侧偏离(offset) 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日本特开平9-169449号公报提出了一 种由致动器控制的转向辊(steering roller,用于纠偏)控制。 另外,日本特开2001-146335号公报提出了一种带偏离限制构 件。
然而,日本特开平9-169449号公报需要复杂的控制算法, 并且所用的传感器和致动器等电器部件导致高成本。日本特开 2001-146335号公报不需要传感器和致动器,但是由于限制构件 在进给期间总是从带构件接收偏离力,因此限制了图像形成设 备的速度的增大。另外,对于限制构件的安装精度,检查和管 理成本增大。
在这种状况下,日本特开2001-520611号公报提出了如下系 统:其中,转向辊通过摩擦力a1的平衡自动地执行带对准(自 动对准);部件的数目小,结构简单并且成本低廉。
日本特开2001-520611号公报的装置设置有如图9所示的转 向系统。转向辊97具有能随着带构件的转动从动的中央辊部90 和不能从动的端构件91,并且转向辊97由能在箭头S的方向相 对于设置在中央部的转向轴(steering shaft)93转动的支撑板 92支撑。这里,支撑板92被张力施加装置95在箭头K的方向上 施力,该张力施加装置95被压力解除凸轮96挤压,结果,转向 辊的外表面将张力施加至未示出的带构件的内表面。
参考图10,将对带自动对准的原理进行说明。
如前面已经说明的,端构件91是不能从动的,因此,带进 给时内侧总是从带构件的内表面接收摩擦阻力。
在图10的(a)中,在箭头V的方向被驱动的带构件50在端 构件91上卷起,包角(wrapping angle)为θs。这里,对于宽度 (在垂直于纸的方向上测量的),取单位宽度。对于对应于包角 θ的无穷小的包角dθ的带长度,其上游侧为松侧,这里的张力为 T,其下游侧为紧侧,且这里的张力为T+dT。这些张力指向切 线方向。因此,在无穷小的带长度内,在端构件91的向心的方 向上由带施加近似Tdθ。当端构件91的摩擦系数为μS时,摩擦力 dF为:
dF=μsTdθ…(1)
这里,张力T由未示出的驱动辊控制,且当驱动辊的摩擦 系数为μr时,
dT=μrTdθ…(2)
即,
当公式(2’)关于包角θS积分时,张力T为:
T=T1e-μrθ…(3)
这里,T1是θ=0时的张力。
从公式(1)和(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81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媒式房间空气调节器
- 下一篇:一种电缆桥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