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锤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58270.1 | 申请日: | 2009-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2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道;乐军;刘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D16/00 | 分类号: | B25D16/00;B25D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锤,尤其涉及一种外滑套及壳体之间设有限位装置的电锤。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锤,具有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驱动轴,安装在壳体上的夹头,夹头用于夹持工作头。工作头通过插入工具旋转运动的驱动轴以及通过插入工作头锁紧槽内的锁紧块限制轴向运动的安装在夹头内。在安装工作头时,将工作头直接插入夹头即可实现工作头的锁紧;在取出工作头时,轴向移动夹头的外滑套,外滑套带动内滑套进行移动,使锁紧块可从工作头锁紧槽内脱离,以实现解锁工作头的操作,取出工作头。
上述电锤虽然可以实现工作头的安装和锁定,但是,电锤在工作过程中,外滑套容易因驱动轴旋转而产生转动,使壳体内的油从壳体和外滑套之间的缝隙中甩出到操作者身上。而且,外滑套的转动容易给操作者带来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滑套和壳体之间不会产生周向移动的电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锤,包括:壳体;工作头;夹头,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用于收容所述工作头;夹头包括:可操作的移动的内滑套,用于将所述工作头相对于所述夹头锁紧或释放;可操作的与内滑套连接的外滑套,使所述内滑套产生移动;并且所述壳体和所述外滑套之间设置有限位装置,使所述外滑套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周向运动被限制。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凹陷和与凹陷相配合的凸起,所述凹陷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外滑套其中一个上,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外滑套其中另外一个上。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可轴向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凹陷内,且所述凸起的周向移动被限制。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为倒钩,凹陷为长条形的沟槽。
进一步的,所述内滑套可操作的轴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装置相对于所述壳体横截面的直径对称的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电锤驱动轴在旋转时,由于壳体和外滑套之间设置有限位装置,使驱动轴旋转时不能带动外滑套产生旋转,既避免壳体内的油甩出到操作者身上,又使操作更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锤的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锤的夹头的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其中,相关元件对应编号如下:
1.壳体 11.手柄 2.夹头
3.沟槽 43.挡板 5.倒钩
61.外滑套 611.第一筋板 612.第二筋板
62.内滑套 621.大径部分 622.垫圈
623.第一台阶面 624.前端面 63.钢丝卡圈
7.转套 71.长槽 72.轴肩
8.锁紧块 81.第一位置 82.第二位置
9.工作头 91.第一弹性元件 92.第二弹性元件
93.压板 100.传动机构 200.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电锤的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所述电锤包括壳体1,夹头2,工作头9,手柄11,传动机构100和马达200。马达200和传动机构100容纳于壳体1内部,手柄11与壳体1呈一定角度设置,夹头2安装在壳体1的前部(图示中右侧定义为后部),并且与传动机构100相连接。工作头9收容于夹头2内。当马达200产生驱动时,马达输出的旋转扭矩通过传动机构100驱动工作头9工作。马达200可以是电机,传动机构100可以是齿轮减速传动机构或者凸轮传动机构。
如图2所示,电锤的夹头2包括转套7,设置于转套7上的内滑套62,设置于内滑套62外的外滑套61,大致成球体的锁紧块8,第一弹性元件91,第二弹性元件92和压板93。
转套7与传动机构100相连接用于收容工作头9,其前部设有一个径向贯穿转套筒壁且在平行于转套7轴线方向闭合的长槽71。长槽71的宽度适配于锁紧块8的直径,长槽71的槽壁均设置成斜面,使长槽71的底面宽度小于锁紧块8的直径。当锁紧块8卡进长槽71内时,在槽壁斜面的限制下锁紧块8只能部分伸入到转套7内与工作头上的凹槽(图中未示出)相配合,从而使得锁紧块8不能完全落入到转套7内从而保证夹头2不会被卡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82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变频理疗仪
- 下一篇:一种新型血管造影用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