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推拉脉动送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58634.6 | 申请日: | 200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3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仕凯;孙子建;吴勇健;禇华;侯润石;王光辉;王海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凯尔达电焊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33 | 分类号: | B23K9/1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3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拉 脉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设备,主要用于二氧化碳和氩气保护熔化极电弧焊。
背景技术:
在气体保护焊,特别是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中,为了减少飞溅,改进焊接过程,人们越来越多地用脉动送丝来代替传统上常用的等速送丝。中国专利00122314.3提供了完善的脉动送丝技术,使产生焊丝脉动运动的机构的工作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研究发现,最有效的控制焊接过程的脉动送丝方式应该是一送一抽的,焊丝每次前进一大步,紧接着后退一小步,即所谓推拉脉动送丝方式。但中国专利00122314.3只能提供一送一停,即只推不拉这种单方向的脉动送丝方式。
US7102099及EP1901874分别提供了实施焊丝送进加回抽的脉动运动方式,但其需要的机构非常复杂笨重,因此工作时会产生很大的振动,机构工作不可靠,磨损快。过于笨重庞大的机构也很难握在工人手中进行半自动焊操作,因此大大地限制了其可以使用的范围。
生产中迫切需要一种更可靠轻巧的推拉脉动送丝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推拉脉动送丝装置,其焊丝的送进和回抽即使在很高的工作频率下都是准确和可靠的。机构本身应该尽可能地简单,因为只有简单才能做到重量轻尺寸小。重量轻可以减少振动,可以使机件磨损减少,提高机构工作可靠性。尺寸小,才能方便地拿在手中,可以在半自动焊上得到应用。
本发明的内容之一是用一个电机,通过一个偏心轮来带动一个送丝夹头,实施焊丝的推拉送进。这个夹头集成了两个焊丝斜楔夹持机构。这两个夹持机构方向是相反的,一个只允许焊丝向前进,另一个只允许焊丝向后退。在大部分工作周期中斜楔都是闭合的,所以,焊丝既不能向前,也不能向后,只能跟着夹头一前一后地来回运动。但在夹头后退的某个阶段,只允许焊丝后退的那个斜楔突然被打开,失去了夹持焊丝的作用。于是夹头便在焊丝上自由地滑回去完成了一个周期的运动。也就是说焊丝本来应该前进后退都一样的,但是由于在后退的中途突然不退了,所以便进得多,退得少,产生了有效的推拉脉动送进作用。
这种机构只用一个电机作恒定的等速旋转,一个偏心轮,并使用传统的斜楔夹持机构,所以工作可靠,重量轻,体积小,振动小。
本发明的内容之二是使送丝机配备了较完善的消振平衡机构。由于脉动送丝机构工作的特殊性,所以其重量即使再轻,体积再小,振动也是难避免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平衡块既能消除送丝偏心轮旋转运动所引起的振动,也能消除夹头及其他附加物的上下左右晃动所引起的振动,从而使振动减少到最小。
本发明的内容之三是提供了一个措施可以方便地把斜楔打开,使其失去夹持焊丝的作用。这样在送丝机不工作时也可以使焊丝从送丝机上方便地抽回去,解决了以往脉动送丝机不能像普通送丝机那样退丝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推拉脉动送丝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图2:偏心座正视图
图3:偏心座侧视图
图4:送丝夹头1正视图
图5:图4的送丝夹头1侧视剖面图
图6:焊丝运动分析图
图7:焊丝阻尼管8原理图
图8:平衡块3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
图1为本发明的推拉脉动送丝装置的结构原理图。图中1为送丝夹头。夹头固定在偏心轮2上。偏心轮2由电机4的轴带动旋转。电机轴上还装有平衡块3。焊丝6穿过机座5上段的孔道7,进入夹头1,从下面阻尼管8中送出。电机4也是固定在机座5上的。
图4为送丝夹头1的正视图。图5为送丝夹头1的侧视剖面图。
夹头1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图中上部为1A,下部为1B。10A为两个滚轮,滚轮中夹持着焊丝6。滚轮两侧紧贴着左右两个斜楔11A。斜楔张口向上。这样与滚轮10A一起能夹持焊丝6。焊丝可以轻松地向上提起,但当焊丝要向下运动时,会带动滚轮向着斜楔的窄口方向前进,结果焊丝会被越压越紧,所以被卡住。当斜楔11A角度合适时,焊丝是不能向下运动的。
滑片12A上有四个挡片13A(图上只标注了一个),把滚轮10A保持在水平的位置,并可自由转动。斜楔11A固定在夹头底架14的侧面上。底架的形状犹如一个底部有大孔的方盒。斜楔11A与底架14底部平面间有一道缝,滑片12A即可在此缝内上下移动。弹簧15A一头固定在底架14上,一头压着滑片12A,使滑片上的滚轮总是轻轻地压在斜楔11A上,保证斜楔对焊丝的夹持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凯尔达电焊机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凯尔达电焊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86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