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氨纶纤维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59777.9 | 申请日: | 200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6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韩虎;梁国东;陈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6/94 | 分类号: | D01F6/94;D01F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卢新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氨纶 纤维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氨纶纤维的生产方法、属于化纤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氨酯弹性纤维自面世以来、因其具有的优异性能、被广泛用于服装面料领域。但是,随着人们对服饰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求聚氨酯弹性纤维织物织造过程中,在一定牵伸倍率下具有应力增长缓慢的特点,也就是含氨织物具有手感柔软、穿着舒适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感柔软、穿着舒适的软氨纶纤维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软氨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使用分子量大于或等于3000并且带有侧基(甲基或者乙基)的聚合二元醇和二异氰酸酯类物质为原料混合反应得到异氰酸酯封端的预聚物;
将预聚物用酰胺化合物溶解后与胺类扩链剂混合反应得到聚氨酯脲溶液;
在生成的聚氨酯脲溶液中加入添加剂,得到以聚氨基甲酸酯和聚氨基甲酸酯脲化合物为重复单元的氨纶纺丝原液;
将氨纶纺丝原液陈化后进行干纺方法纺丝,得到氨纶纤维;
本发明的软氨纶纤维的制备方法,所述二异氰酸酯类物质和聚合多元醇的摩尔比是1.55∶1-2.15∶1。
本发明的软氨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中聚氨酯脲溶液的含固量为25%-35%。
本发明的软氨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中酰胺化合物选自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
本发明的软氨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中胺类扩链剂由如下摩尔比例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乙二胺50-85;2-甲基戊二胺或丙二胺15-50,其中扩链剂还包括至少一种单官能度链终止剂,所述终止剂选自单官能度的伯胺或仲胺、二甲胺、二乙胺、二-正丁胺、正丁胺、正己胺、环己胺、乙醇胺之一或其混合物。
本发明的耐黄变氨纶弹性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中陈化时间为30-60小时。
本发明的耐黄变氨纶弹性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中干纺方法中使用热氮气或空气在圆形或方形甬道内对纺丝原液烘干,经牵伸、上油、卷绕制成氨纶纤维。
本发明的耐黄变氨纶弹性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中添加剂包括消光剂二氧化钛、润滑剂硬脂酸镁、UV稳定剂Tinuvin 23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聚合物软段主要是由分子量3000、带有侧基(甲基或者乙基)的聚合二元醇构成、因此软段具有更高的柔性;同时混合胺扩链剂也破坏了硬段结构规整性、使得硬段也具有一定柔顺性,从而保证氨纶丝具有伸长更高、应力更低的特点,进而使得织物具有更高的舒适性。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软氨纶纤维的生产方法。
图1、本发明实施例1和2的软氨纶纤维的负荷-变形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分子量3000的带有甲基的聚合二元醇3500克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50克在85℃反应120min,得到两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的预聚物,加入7090克二甲基乙酰胺溶解形成溶液。边搅拌边快速加入30克乙二胺、17克2-甲基戊二胺、5克乙醇胺溶解于885克二甲基乙酰胺中所形成的溶液,进行扩链反应,得到的聚氨酯脲溶液。然后加入含有TiO2:5克,硬脂酸镁:10克,Tinuvin 234:15克,DMAC:200克的分散液,混合均匀后得到纺丝原液,将此纺丝原液陈化30小时后,在圆形或方形甬道内通过喷丝头挤出、使用热氮气或空气烘干,经牵伸、上油、卷绕,就可以制得具有低应力、高伸长的软氨纶丝,其负荷-变形曲线见图1中曲线①所示。
实施例2此例为比较例。
分子量2000的聚合二元醇3250克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650克在85℃反应120min,得到两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的预聚物,加入6643克二甲基乙酰胺溶解形成溶液。边搅拌边快速加入44克乙二胺、24克2-甲基戊二胺、7.0克乙醇胺溶解于1276克二甲基乙酰胺中所形成的溶液,进行扩链反应,得到的聚氨酯脲溶液。然后加入含有TiO2:5g,硬脂酸镁:10g,Tinuvin 234:15g,DMAC:200g的分散液,混合均匀后得到纺丝原液,将此纺丝原液陈化30小时后,在圆形或方形甬道内通过喷丝头挤出、使用热氮气或空气烘干,经牵伸、上油、卷绕,就可以制得氨纶丝,其负荷-变形曲线见图1中曲线②所示。
实施例1和实施例2(比较例)相关参数见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97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测试手机温度以及流畅度的机器人手
- 下一篇:一种平面关节型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