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声通风窗体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59835.8 | 申请日: | 2009-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5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李俊明;雷俊勇;连红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6B5/20 | 分类号: | E06B5/20;E06B7/02;E06B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关畅 |
地址: | 10008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声 通风 窗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窗体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对窗体外框进行消声设计且能吸收很宽频率下的噪声的吸声通风窗体。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工商业日益发达,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但工商业的发达却使得噪声伴随而来,且大楼越盖越高,窗体的风压噪声也相对提高,尤其是多台风地区,这对窗体提出更高要求,窗体不但要保持通风要求,还需要对外界噪声和风压噪声进行很好的降噪作用。
目前,一般吸声窗体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由多孔吸声材料组成的吸声窗体,对高中频噪声的吸声效果比较好,但对低频率噪声的吸声效果比较差;另一类是由微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组成的吸声窗体,在共振的频率附近具有良好的吸声特性,远离共振频率,吸声特性差。上述两种传统的吸声窗体,都不能完全的吸收噪声,若采用声衬结构可以有效的降低噪声,在航空和建筑利用都有应用。但是目前的消声窗体结构基本上都针对窗体本身,而没有对于窗体外框进行消声设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窗体外框进行消声设计且能吸收很宽频率下的噪声的吸声通风窗体,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降噪窗同时使用,能够有效的降低室外噪声对于室内环境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吸声通风窗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窗体外框和一安装在所述窗体外框中的窗扇,所述窗体外框上设置有多个消声孔,所述消声孔均为通孔;所述消声孔采用类似砂漏形的对称结构,且每个所述消声孔设置多级消声结构。
多个所述消声孔均匀分布或非均匀分布在所述窗体外框上。
所述消声孔的直径为一种以上尺寸,且不同直径的所述消声孔交错分布。
所述窗体外框的材料为塑料、玻璃、木板、纸板、铝板或钢板。
所述窗扇为普通玻璃窗扇或降噪窗扇。
在所述窗体外框的一侧安装一透明的挡风板。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在窗体外框上设置多个消声孔,消声孔采用类似砂漏形的对称结构,且每个消声孔设置多级消声结构,不仅可以将室外和室内的噪声进行双向消声,而且对很宽频率下的噪声都有消声作用。2、本发明的消声孔采用通孔结构,可以进行空气流动,更新室内空气,无需开即可实现自然通风。3、本发明对窗体外框进行消声设计,有效的利用了窗体的结构,减低了窗体的加工难度。4、本发明的窗扇可以采用普通玻璃,也可以采用降噪窗,以配合本发明的窗体外框来达到理想的降噪要求。5、本发明可以在窗体外框的一侧安装一透明的挡风板,挡风板在不需要通风的时候关闭,不仅可以挡住外面的气流,而且能有效的减小灰尘进入室内,同时挡风板和窗体外框之间形成空气层,还起到保温的作用。在室内需要通风的时候,可以打挡风板,也可以打开整个窗户,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环境嘈杂,噪声频率分布较广,需要控制噪声的建筑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消音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配合挡风板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一窗体外框1和一安装在窗体外框1中的窗扇2,窗体外框1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消声孔3,所有消声孔3均为通孔,以便进行空气流动,更新室内空气,无需开即可实现自然通风。消声孔3采用类似砂漏形的对称结构,且每个消声孔3设置5级消声结构(仅以此为例,并不限于此),不仅可以将室外和室内的噪声进行双向消声,而且对很宽频率下的噪声都有消声作用。消声孔3可以是圆形,方形或椭圆形等多种形状。
上述实施例中,消声孔3也可以采用非均匀分布方式。
上述实施例中,不同消声孔3的直径可以为同一尺寸,也可以为两种以上尺寸,不同直径的消声孔3交错分布。
上述实施例中,经过数值模拟计算,可以优化的分配消声孔3的直径、深度、级数以及分布密度,以达到最好的消声效果。
上述实施例中,窗体外框1可以采用塑料、玻璃、木板、纸板、铝板或钢板等材料制成。
上述实施例中,如果窗体外框1能达到理想的降噪要求,则窗扇2可以采用只起到透光作用的普通玻璃窗扇;如果窗体外框1不能达到理想的降噪要求,则窗扇2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降噪窗扇,以配合窗体外框1来达到理想的降噪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598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随钻扩眼器
- 下一篇:一种制备高效节能真空玻璃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