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红斑狼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0354.9 | 申请日: | 200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7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孙绍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绍彬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7 | 分类号: | A61K36/8967;A61P19/04;A61P29/00;A61P37/02;A61K3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1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红斑狼疮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及其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红斑狼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红斑狼疮发病的机制,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内之根于脏腑阴阳失调,外之因于热毒和湿热引起。中医古籍无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病名,其症状的描述,散见于阴阳毒、蝴蝶斑、鬼脸疮、血风疮、阳毒发斑等,其内脏病变,则见于水肿,虚损、血证关格等病症中。如《金匮要略》记载“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阴毒之为病,面目清,身痛如被杖,咽喉痛。其描述与(SIE)皮疹关节痛,发热出血,口腔溃疡等表现极为相似“夫欲辩阴阳毒病者,始得病时可看手足指,冷者是阴,不冷者是阳”。中医认为:“病因病机,先天禀赋不足,肝肾阴虚,或因七情内伤,劳累过度以致阴阳气血失去平衡,五脏六腑受损,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经络阻隔为本病病因。而且红斑狼疮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在上升。
目前,红斑狼疮的治疗,多以西医为主,副作用大,但大量临床观察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SLE,不仅能改善症状还可有效延长缓解期,降低死亡率。在缓解期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本病治疗成功的关键。我国生产的复方秦艽片,经临床应用认为在消除症状及红斑狼疮转阴方面,优于西药泼尼松对照组。目前国内已经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针,但尚无较为实用且有特效的中药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红斑狼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具有实用、无毒副作用,且较为有效的治疗红斑狼疮的药物,并提供了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红斑狼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山豆根5-11,黄芪4-9,青蒿3-9,生地3-9,玄参3-9,水牛角3-9,金银花2-8,甘草1-4,紫草2-8,红花1-4,百合2-8,天冬2-7,灵芝1-4,西洋参2-7。
所述的治疗红斑狼疮的药物,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山豆根7-9,黄芪6-7,青蒿5-7,生地5-7,玄参5-7,水牛角5-7,金银花4-6,甘草2-3,紫草4-6,红花2-3,百合4-6,天冬4-5,灵芝2-3,西洋参4-5。
所述的治疗红斑狼疮的药物,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山豆根8,黄芪6.5,青蒿6,生地6,玄参6,水牛角6,金银花5,甘草2.5,紫草5,红花2.5,百合5,天冬4.7,灵芝2.5,西洋参4.5。
所述的药剂为散剂、膏剂、冲剂或胶囊剂。
上述治疗红斑狼疮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药材;
b.将金银花、甘草、紫草、红花、天冬、百合和灵芝进行水蒸馏,提供其挥发油;
c.蒸馏后的固体药物料加水煎两次,每次加水量以没过药料为宜,合并两
次煎液,过滤得滤液,浓缩后加90%-95%的乙醇,使醇含量达到60%-80%,醇沉过滤得醇液,回收乙醇再浓缩,浓缩后加入提取油,在40-46°下干燥,制得干浸膏1;
d.将山豆根、黄芪、青蒿、生地、西洋参、玄参和水牛角一起加90%-95%的乙醇,进行回流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在40-46°的环境下干燥,制得干浸膏2;
e.合并干浸膏1和干浸膏2,粉碎成粉,即得。
所述步骤e中粉碎成粉后进一步制成所需散剂、膏剂、冲剂和胶囊剂。
中医理论认为:正常情况下,人体保持着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如因“七情”“六欲”等因素,使阴阳平衡失调,导致“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等症侯,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治疗当以调节阴阳平衡,益气补血为本。辩证红斑狼疮“病例病因”“病机”应是阴阳失去平衡,阴盛阳衰、血气不能正常运行,血寒则凝,气血淤滞,三焦盛热,脾胃积湿,肺气不足,心肾不合,免疫功能低下,因而血凝则滞,形成湿毒侵袭机体。
本发明药物的配方是:山豆根为君,黄芪、青蒿为臣,生地、玄参、水牛角为佐,金银花,甘草,紫草,红花,百合,天冬,灵芝为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绍彬,未经孙绍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03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