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射器式制冷剂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60478.7 | 申请日: | 2009-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2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西岛春幸;山田悦久;长野阳平;谷口雅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25B5/04 | 分类号: | F25B5/04;F25B1/10;F25B41/00;F25B47/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宝荣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射器 制冷剂 循环 装置 | ||
1.一种喷射器式制冷剂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压缩机部(11a),其将制冷剂压缩并喷出;
散热器(12),其使从所述第一压缩机部(11a)喷出的高压制冷剂散 热;
第一分支部(13),其将从所述散热器(12)流出的制冷剂流分支;
高压侧减压部(14),其使在所述第一分支部(13)分支的一方的制 冷剂减压膨胀;
第二分支部(18、18a),其使在所述第一分支部(13)分支的另一方 的制冷剂流分支;
喷射器(19),其利用从使在所述第二分支部(18、18a)分支的一方 的制冷剂减压膨胀的喷嘴部(19a)喷射的高速的喷射制冷剂流,从制冷 剂吸引口(19b)吸引制冷剂,将所述喷射制冷剂和从所述制冷剂吸引口 (19b)吸引的吸引制冷剂混合并升压;
第二压缩机部(21a),其吸引从所述喷射器(19)流出的制冷剂,进 行压缩并喷出;
吸引侧减压部(22、22a),其使在所述第二分支部(18、18a)分支的 另一方的制冷剂减压膨胀;
吸引侧蒸发器(23),其使在所述吸引侧减压部(22、22a)减压膨胀 了的制冷剂蒸发,向所述制冷剂吸引口(19b)侧流出;
合流部(16),其使从所述第二压缩机部(21a)喷出的制冷剂流及在 所述高压侧减压部(14)减压膨胀了的制冷剂流合流,向所述第一压缩机 部(11a)吸入侧流出;
内部热交换器(15),其使所述高压侧减压部(14)下游侧制冷剂和 在所述第一分支部(13)分支的另一方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器式制冷剂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第一辅助内部热交换器(25),其使从所述喷射器(19)流出的制冷 剂和在所述第一分支部(13)分支的另一方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器式制冷剂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第二辅助内部热交换器(35),其使被向所述制冷剂吸引口(19b)吸 引的制冷剂和在所述第一分支部(13)分支的另一方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器式制冷剂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辅助散热器(24),其使在所述第一分支部(13)分支的另一方的制 冷剂散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器式制冷剂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流出侧蒸发器(20),其配置于所述喷射器(19)出口侧和所述第二 压缩机部(21a)吸入侧之间,使从所述喷射器(19)流出的制冷剂蒸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器式制冷剂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从所述第二分支部(18a)向所述喷嘴部(19a)侧流出的制冷剂 流量设为喷嘴侧制冷剂流量(Gnoz),将从所述第二分支部(18a)向所述 吸引侧减压部(22、22a)侧流出的制冷剂流量设为减压部侧制冷剂流量 (Ge)时,能够根据循环的负荷的变动,调节所述喷嘴侧制冷剂流量(Gnoz) 相对于所述减压部侧制冷剂流量(Ge)的流量比(Gnoz/Ge)。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射器式制冷剂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循环的负荷比通常运行时降低的低负荷运行时,使所述流量比 (Gnoz/Ge)比所述通常运行时增加。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射器式制冷剂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循环的负荷比所述通常运行时增加的高负荷运行时,使所述流 量比(Gnoz/Ge)比所述通常运行时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047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