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座式接触件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60601.5 申请日: 2009-12-17
公开(公告)号: CN101771209A 公开(公告)日: 2010-07-07
发明(设计)人: 山下正树;久松和仁;本田洋辅 申请(专利权)人: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H01R13/11 分类号: H01R13/11;H01R13/20;H01R13/40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王新华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插座 接触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诸如插针状接触件的配合接触件所插入的插座式接 触件和一种包括所述插座式接触件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例如,JP-AH7(1995)-192795公开了一种插座式接触件或阴接触件, 该申请的内容在此并入本文供参考。公开的阴接触件具有接触部分和向后 倾斜突出的一对矛状部(lance),所述接触部分包括相互平行地向前延伸 的一对悬臂梁(cantilever beam)。接触部分与阳接触件接触,所述阳接触 件是与插座式接触件或阴接触件配合的连接器。插座式接触件插入壳体内 并保持在壳体内。当插入插座式接触件时,矛状部的末端容纳在设置在壳 体内的矛状部容纳部内,使得可防止插座式接触件脱离壳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插座式接触件和包括该插座式接触件的连 接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插座式接触件具有更可靠地防止插座式接触 件脱离壳体的结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被构造成容纳配合接触件的一部分的插 座式接触件。插座式接触件包括弹簧部、弹簧支撑部和矛状部。当插座式 接触件容纳配合接触件的一部分时,弹簧部与配合接触件接触。弹簧支撑 部支撑弹簧部。矛状部设置在弹簧支撑部上。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插座式接触件和壳体的连接器, 所述壳体将插座式接触件保持在所述壳体内。

对本发明目的的认识和对其结构更完整的理解可通过研究以下优选 实施例的说明并参照附图而得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2是显示包括在图1中所示的连接器中的插座式接触件的立体图; 以及

图3是显示图2的插座式接触件的另一个立体图。

虽然本发明容许具有各种修改和可供选择的形式,然而本发明的特定 实施例通过附图中的实例被示出并将在此详细说明。然而,应该理解的是 该实例的附图和详细说明不意味着将本发明限制到所公开的特定形式,相 反,其目的是覆盖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 有修改、等效形式和可选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100包括由绝缘材料形 成的壳体10和插入并保持在壳体10内的插座式接触件20。

壳体10具有保持孔12,所述保持孔限定在所述壳体内。插座式接触 件20插入并保持在保持孔12内。保持孔12从壳体10的后端10b延伸到 前端10a(在X-轴(第一轴线)的反方向上)。导向沟槽14和16分别形成在限 定保持孔1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这些导向沟槽14和16沿着X-轴方向 延伸。在此实施例中,导向沟槽16被设计成使得导向沟槽16比导向沟槽 14短。壳体10包括形成在导向沟槽16的前面的矛状部容纳部18,其中 矛状部容纳部18与导向沟槽16隔离。此实施例的矛状部容纳部18与壳 体10的底部10c和保持孔12连通。此实施例的壳体10还包括插入孔19, 配合接触件(插针式接触件)50插入到所述插入孔内。插入孔19与壳体10 的前端10a和保持孔12连通。

如图1-3中所示,插座式接触件20连接到电缆40,并且连接到电缆 40的导体部42。此实施例的插座式接触件20用于建立电缆40的导体部 42与配合接触件50之间的电连接。如图2和图3中所示,插座式接触件 20包括:用于保持电缆40的电缆保持部21;设置在电缆保持部21前面 的连接部22;设置在连接部22前面的中间部23;和一对臂状部24a和24b, 所述一对臂状部沿Y-轴方向设置在中间部23的每一个边缘处。连接部22 连接到电缆40的导体部42。臂状部24a和24b沿X-轴的反方向延伸。插 座式接触件20还包括设置在臂状部24a的端部的第一弹簧支撑部25a、由 第一弹簧支撑部25a支撑的第一弹簧部26a、和形成在第一弹簧支撑部25a 上的第一矛状部27a。此外,插座式接触件20还包括设置在臂状部24b的 端部处的第二弹簧支撑部25b、由第二弹簧支撑部25b支撑的第二弹簧部 26b、和形成在第二弹簧支撑部25b上的第二矛状部27b。第一弹簧支撑部 25a和第二弹簧支撑部25b在Z-轴(第二轴线)方向上彼此相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06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