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面板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60691.8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0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樱井芳亘;田中大直;山口英将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62;G02F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雒运朴;李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面板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发明涉及利用在像素电极与对置电极之间产生 的横向电场将液晶分子的排列旋转控制为与基板面平行的驱动方式的 液晶面板。此外,本说明书中提出的发明具有作为搭载了该液晶面板的 电子设备的侧面。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液晶面板的面板构造中,除了相对于面板面在垂直方向上 产生电场的纵向电场显示型之外,还提出了与各种驱动方式对应的面板 构造。例如,提出了一种相对于面板面在水平方向上产生电场的横向电 场显示型的面板构造。
在该横向电场显示型的液晶面板中,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与基板面 平行。即,在横向电场显示型的液晶面板中,液晶分子向与基板面垂直 的方向旋转少。因此,公知具有光学特性(对比度、亮度、色调)的变 化较少的特性。即,横向电场显示型的液晶面板具有比纵向电场显示型 的液晶面板视角大的特点。
图1中表示构成横向电场显示型的液晶面板的像素区域的剖面构造 例,图2中表示对应的俯视构造例。
液晶面板1由两片玻璃基板3、5、以及按照被这两片玻璃基板夹持 的方式封入其间的液晶层7构成。各基板的外侧表面上配置有偏光板9, 内侧表面上配置有定向膜11。其中,定向膜11是为了使液晶层7的液 晶分子组在一定方向上排列而使用的膜。一般使用聚酰亚胺膜。
另外,在玻璃基板5上,形成有由透明导电膜形成的像素电极13 和对置电极15。其中,像素电极13具有将加工成梳齿状的5根电极分 支13A的两端分别通过连结部13B连结起来的构造。另外,在像素电 极13的图中上端,形成有将电极分支13A的一部分与连结部13B一体 连接的矩形形状的连接部13C。
另一方面,对置电极15形成在电极分支13A的下层侧(玻璃基板5 侧),覆盖整个像素区域。通过该电极构造,在电极分支13A与对置电 极15之间产生抛物线状的电场。图1中,用虚线的箭头表示了该电场。
此外,像素区域对应于由图2所示的信号线21和扫描线23包围的 区域。并且,在各像素区域中,配置有用于控制对像素电极13施加信 号电位的薄膜晶体管。该薄膜晶体管的栅电极与扫描线23连接,根据 扫描线23的电位来对其导通、截止动作进行切换控制。
另外,薄膜晶体管的一方的主电极通过未图示的布线图案与信号线 21连接,另一方的主电极与连接件25连接。因此,在薄膜晶体管进行 了导通动作的情况下,信号线21与像素电极13电连接。
另外,如图2所示,在本说明书中,将电极分支13A之间的间隙称 为狭缝31。在图2的情况下,狭缝31的延伸设置方向与信号线21的延 伸设置方向相同。即,狭缝31沿着图中的Y轴方向形成。
作为参考,在图3的(A)和(B)中表示连接件25附近的剖面构 造。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2348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202356号公报
在横向电场显示型的液晶面板中,已知如图4所示,在狭缝31的 两端部分(电极分支13A被连结部13B或连接部13C连结的部分附近), 施加电压时的液晶分子的定向容易混乱。这是由于连接部为矩形状的电 极不会产生横向电场因而定向控制弱。而且,还具有连接部周围通常凹 凸程度大,容易成为定向混乱的核心这一原因。该现象称作向错 (disclination)。
图4中,用阴影线表示了容易发生上述向错的区域41。在图4的情 况下,在共计8个区域41中发生液晶分子的定向混乱。
另外,当对该向错施加外部压力(手指按压等)时,液晶分子的排 列混乱具有如图中箭头所示沿电极分支13A的延伸设置方向扩展的特 性。此外,该液晶分子的排列混乱作用在使液晶分子的排列向与电场方 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方向上。将该现象称作反扭曲(reverse twist)现 象。
图5中表示了发生反扭曲现象的例子。在图5中,用沿着电极分支 13A的延伸设置方向延伸的阴影线表示该液晶分子排列混乱的区域43。
此外,在目前使用的液晶面板中,存在若发生了反扭曲现象则无法 通过自然放置使其复原的问题。这是由于分别从像素的上部和下部扩展 的向错在像素中央部相结合而形成稳定状态,使得位于区域43的液晶 分子的定向方向无法复原。结果,存在发生了反扭曲现象的区域43作 为画面残留(即,显示斑点)始终可见的问题。下面,将该画面残留称 作反扭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06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平面切换模式液晶显示设备的阵列基板
- 下一篇:用于检测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