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油底壳总成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0981.2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7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罗春;盛丽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F01M1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吴宝泰;朱成蓉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用油底壳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发动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用发动机的油底壳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油底壳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油底壳为冲压件,隔板也一同冲压成型焊接在油底壳的内部,油底壳和隔板不能拆卸。
2、油底壳为铸铝件,隔板通过油底壳底部的筋装配在油底壳内。
3、油底壳为塑料件,隔板和机油收集器为金属件或者塑料件,三个零件分开装配,隔板和机油收集器一般安装在缸体下底面或者是框架下底面。
4、隔板为冲压件,和机油收集器通过焊接的形式组成整体,固定在缸体下底面或者框架下底面。
5、油底壳与机油收集器的吸油管通过铸造的方式固定在一起,隔板位于油底壳内。隔板与机油收集器是单独的零件。
采用上述1和2的结构形式,机油收集器只能固定在缸体或者框架的下底面。采用上述3的形式,在发动机短发装配的时候装配比较复杂,需要装配好隔板后装配机油收集器,然后再装油底壳,影响生产节拍。采用上述4、5的结构形式,机油收集器与其他的部件集成后,清洗和拆卸不方便,清洁度比较难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底壳总成,包括油底壳、隔板和机油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机油收集器由吸油管、吸油盘上半部分和带滤网的吸油盘下半部分组成。
油底壳、隔板和机油收集器均为塑料件。其中机油收集器的吸油管、吸油盘上半部分通过热板焊的形式和隔板做成一个不可拆卸的零件。带滤网的吸油盘下半部分通过螺栓和吸油盘上半部分安装在一起,构成完整的机油收集器。
在油底壳上布置有支撑柱,隔板和油底壳上的支撑柱连接在一起。在油底壳的浅端底部布置有整齐的方格状凹槽,用于降低噪声。
机油收集器的出油口(2)与缸体或者框架下底面的油道口连接。
本发明将油底壳,隔板,机油收集器集成为一个整体,在发动机短发装配的时候,可以直接装配油底壳总成,缩短了生产节拍。
采用本发明中的油底壳总成,机油收集器上带滤网的部分可拆卸,使得机油收集器的清洗比较简单,清洁度能够得到保证。当机油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堵塞收集器滤网时,可直接将滤网拆下来,拆卸方便,便于清洗。
本发明中的油底壳,隔板,机油收集器均为塑料件,质量较轻,大大减少了发动机的质量。传统的油底壳为了降低噪声优化NVH值,会在油底壳的底部设置加强筋。塑料的油底壳采用增加加强筋的方案从工艺上来说比较困难,本发明在塑料油底壳的底部增加了整齐的方格状凹槽,达到降低噪声、优化NVH的目的。
本发明中,隔板和机油收集器组合通过螺栓固定在塑料油底壳的上部,采用这样的结构减少了机油的汽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油底壳总成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油底壳总成缺省不分解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隔板;
2-机油收集器出油口;
3-吸油管;
4-吸油盘上半部分;
5-带滤网的吸油盘下半部分;
6-支撑柱;
7-凹槽;
8-油底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油底壳总成包括油底壳8、隔板1和机油收集器,其中机油收集器由吸油管3、吸油盘上半部分4和带滤网的吸油盘下半部分5组成。油底壳8、隔板1和机油收集器均为塑料件。其中机油收集器的吸油管3、吸油盘上半部分4通过热板焊的形式和隔板1做成一个不可拆卸的零件。带滤网的吸油盘下半部分4通过螺栓和吸油盘上半部分4安装在一起,构成完整的机油收集器。整个隔板1通过螺栓和油底壳上的支撑柱6连接在一起。机油收集器出油口2与缸体或者框架下底面的油道口连接。在油底壳8的浅端底部布置有整齐的方格状凹槽,来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09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