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芪酒的生产工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61650.0 申请日: 2009-12-18
公开(公告)号: CN102102067A 公开(公告)日: 2011-06-22
发明(设计)人: 施凤芬 申请(专利权)人: 施凤芬
主分类号: C12G3/02 分类号: C12G3/02;C12R1/86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5636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黄芪 生产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酒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代写作黄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其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它来源于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的干燥根。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为补气要药。临床应用时习惯分为生用、蜜炙、麸皮拌炒3种,其药效各有不同,生黄芪多用于固表、托疮、利水等;蜜炙黄芪多用于补中益气;炒黄芪多用于益气健脾。黄芪以西北及内蒙产的质是最好,其质量好坏与微量元素硒有很大关系,越是质地好的黄芪,含硒量越高。另种多序岩黄芪的根,商品名“红芪”,在甘肃应用历史悠久,并销广东、福建及出口。目前市场上的类似黄芪保健酒存在口感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黄芪、糯米为主要原料,采用混合发酵酿制一种新型酒体。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黄芪、糯米、酒曲、酵母为主要原料酿制而成,黄芪、糯米、酒曲、酵母配比为50-70%、20-65%、0.3-0.7%、0.02-0.07%。生产工艺流程为:糯米清洗、浸泡、晾干、糯米蒸煮、冷却、蒸熟冷却到30-35℃后的加入酒曲;黄芪清洗、打浆;将加酒曲的糯米和黄芪浆进行混合发酵;混合发酵在密封的储罐中进行,发酵时间为40-64小时,在发酵开始的24小时后,分三次加入黄芪浆,每次加的间隔时间为16小时,同时补充加入0.02%的酵母。发酵结束后提取酒液,沉淀,过滤,勾调定型,灌装,杀菌,包装。

本发明生产的黄芪酒具有味甘,微温,具有补气固表,托疮生肌、利水的功效,且口感清爽柔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施例1:

黄芪、糯米、酒曲、酵母为主要原料酿制而成,黄芪、糯米、酒曲、酵母配比为60%、45%、0.5%、0.04%。生产工艺流程为:糯米清洗、浸泡、晾干、糯米蒸煮、冷却、蒸熟冷却到33℃后的加入酒曲;黄芪清洗、打浆;将加酒曲的糯米和黄芪浆进行混合发酵;混合发酵在密封的储罐中进行,发酵时间为56小时,在发酵开始的24小时后,分三次加入黄芪浆,每次加的间隔时间为16小时,同时补充加入0.02%的酵母。发酵结束后提取酒液,沉淀,过滤,勾调定型,灌装,杀菌,包装,勾兑的酒精度为7%(体积比),糖度为13%(BX);黄芪酒具有味甘,微温,具有补气固表,托疮生肌、利水的功效,且口感清爽柔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凤芬,未经施凤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16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