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升降式料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1723.6 | 申请日: | 200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3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傅春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瑞来福工厂维修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魏亮芳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式料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料架,具体适用于一种升降式料架。
背景技术
目前,料架用于传递各种物料,随着各个行业的发展,作业环境也越来越立体化,各种相互配合的作业流程并不处于同一位置,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加快物料的传递速度,丰富物料的传递高度。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201166Y,授权公告日为2009年3月4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移动送料托架,该种可移动送料托架包括送料架主体,送料架主体上部设置升降式托架,在送料架主体底部设置行走轮。虽然该种可移动送料托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送料,但是其上设置的升降式托架只能进行粗糙的升降操作,升降高度难以把握,而且托架的顶部为水平式,对物料固定效果不好,送料操作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升降高度难以把握、对物料固定效果不好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可把握升降高度、对物料固定效果好的升降式料架。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升降式料架,包括料架主体、升降把手与设置在料架主体顶端的托架,所述料架主体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微调结构,微调结构在竖向上与托架相连接,在横向上与升降把手相连接。
所述微调结构包括固定板、蜗轮、蜗杆与升降杆,所述固定板与料架主体固定连接,固定板与蜗轮的下端啮齿配合,蜗轮的上端与升降杆相连接,升降杆的另一端与托架相连接,蜗轮的侧面与蜗杆啮齿配合,蜗杆通过其两端设置的固定法兰与料架主体固定连接,且蜗杆上处于料架主体外侧的一端连接有升降把手。
所述托架包括支撑部与固定部,固定部的一端与料架主体的顶端相配合,另一端与支撑部固定连接,且固定部的下端与升降杆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部为分叉结构。
所述支撑部由弧形侧板与弧形顶板构成,所述弧形侧板的数量为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本发明一种升降式料架上料架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微调结构,微调结构包括相互啮合的蜗轮与蜗杆,且蜗轮又与升降把手相互啮合,可通过旋转升降把手来转动蜗杆,再由蜗杆带动蜗轮旋转,进而驱动蜗轮上连接的升降杆升降,并带动升降杆另一端连接的托架升降,从而控制托架的高度,实现了对托架上物料高度的控制,而且蜗轮与蜗杆的啮齿配合十分精密,完全可以实现对升降过程的紧密控制,因此本发明可以把握物料的升降高度。
2.由于本发明一种升降式料架中的托架由支撑部与固定部构成,且支撑部为分叉结构,其由弧形侧板与弧形顶板构成,更易于固定物料,因此本发明对物料的固定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微调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微调结构与托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料架主体1,升降把手2,托架3,微调结构4,固定板5,蜗轮6,蜗杆7,升降杆8,固定法兰9,支撑部10,固定部11,弧形侧板12,弧形顶板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4,一种升降式料架,包括料架主体1、升降把手2与设置在料架主体1顶端的托架3,所述料架主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微调结构4,微调结构4在竖向上与托架3相连接,在横向上与升降把手2相连接。
所述微调结构4包括固定板5、蜗轮6、蜗杆7与升降杆8,所述固定板5与料架主体1固定连接,固定板5与蜗轮6的下端啮齿配合,蜗轮6的上端与升降杆8相连接,升降杆8的另一端与托架3相连接,蜗轮6的侧面与蜗杆7啮齿配合,蜗杆7通过其两端设置的固定法兰9与料架主体1固定连接,且蜗杆7上处于料架主体1外侧的一端连接有升降把手2。
所述托架3包括支撑部10与固定部11,固定部11的一端与料架主体1的顶端相配合,另一端与支撑部10固定连接,且固定部11的下端与升降杆8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部10为分叉结构。
所述支撑部10由弧形侧板12与弧形顶板13构成,所述弧形侧板12的数量为两个。
使用时,先在托架3上的支撑部10上放置物料,然后操作升降把手2来转动蜗杆7,再由蜗杆7带动蜗轮6旋转,进而驱动蜗轮6上连接的升降杆8升降,并带动升降杆8另一端连接的托架3升降,从而控制托架3的高度,实现对托架3上物料高度的控制,由于蜗轮6与蜗杆7之间为啮齿配合,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可对升降的高度进行微调,此外,由于支撑部10为分叉结构,且其由弧形侧板12与弧形顶板13构成,不仅节省材料,而且更易固定物料,因此本发明不仅可把握升降高度,而且对物料的固定效果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瑞来福工厂维修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瑞来福工厂维修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17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