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成型机压紧机构的锁紧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1725.5 | 申请日: | 200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1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傅春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瑞来福工厂维修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29/06 | 分类号: | B29D29/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魏亮芳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压紧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紧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成型机压紧机构的锁 紧机构。
背景技术
成型机系统是用于传送皮带生产线中胶套的硫化前的成型工作 的成套设备,包括成型机主机、放线机和料架三部分组成。
成型机主机用于绕线及包胶,包括以下功能:包胶片、绕线、生 胶套制作等,所述成型机主机包括主轴系统,排线机构、压辊机构、 液压系统、光模和光模支撑台。其中,光模是一个圆筒形的部件,其 一端被所述主轴系统驱动,另一端被所述光模支撑台可回转地支撑, 因此在所述主轴系统的驱动下,光模发生旋转。
在成型机工作的过程中,为了使料架上的胶料被平整、均匀地绕 在所述光模上,通常都是在所述料架上设置一个压紧机构;但是,料 架直径较大、且料架与所述光模之间的距离较远,即使在所述料架上 设置了压紧机构,也不能保证所述胶料被平整、均匀地绕在所述光模 上。
为此,所述压紧机构安装于光模的一侧,与所述光模的轴线处于 同一平面上,且所述压紧机构中的包胶辊直接接触所述光模的表面, 因此能够使胶料平整、均匀地绕在成型机光模上。
但是,所述压紧机构可能会发生泄露,从而导致所述的压紧机构 失去与包胶辊之间的接触,从而导致达不到稳定的预期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能够对成型机压 紧机构的工作位置进行锁定的锁紧机构。
本发明的成型机压紧机构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为气缸,其 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气缸、连杆机构和包胶辊,所述连杆机 构与包胶辊连接,所述气缸用于驱动所述连杆机构并使所述连杆机构 带动所述包胶辊压紧所述成型机的光模;所述气缸作用于所述连杆机 构,将所述连杆机构固定在任意位置。
本发明将所述压紧机构的工作位置进行锁定,这样,即使气缸由 于泄露而使所述压紧机构变得稳定,但是,由于所述由压辊连接臂、 上压臂和下压臂组成的连杆机构被锁定,因此,无论所述气缸是否发 生泄露,都不会对所述连杆机构造成任何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成型机的整体图。
图2是锁紧机构的主视图。
图3是锁紧机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成型机系统包括放线机100、成型机主机200和料 架300。
在成型机工作的过程中,为了使料架300上的胶料被平整、均匀 地绕在所述成型机主机200上的光模上,本发明采用把现有技术中将 压紧机构设置于料架上的作法,进一步改进为将所述压紧机构直接设 置在所述光模上。
如图2所示,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气缸1、上压臂2、下压臂3、 压辊连接臂4、压臂架5、包胶辊6。
所述压辊连接臂4上具有三个呈三角形排布的连接点,所述上压 臂2、下压臂3的一端分别安装在所述三个连接点中的两个连接点上, 所述其余一个连接点与所述压臂架5连接。
所述压辊连接臂4、上压臂2和下压臂3构成能够使所述压臂架 5相对于所述包胶辊6作平等运动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在所述 气缸1的驱动下,使所述压臂架5相对于所述光模做平行运动的连杆 机构;所述包胶辊6安装在所述压臂架5的下方,因此所述压臂架5 与包胶辊6一起相对所述光模做平行运动,从而使胶料平整、均匀地 分布在所述光模上。
所述压紧机构中的气缸1可能会发生泄露,从而导致所述的压紧 机构中的包胶辊(6)与所述光模之间的压紧变得不稳定,以致达不 到稳定的预期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将所述压紧机构的工作位置进行 锁定,这样,即使气缸1由于泄露而使所述压紧机构变得稳定,但是, 由于所述由压辊连接臂4、上压臂2和下压臂3组成的连杆机构被锁 定,因此,无论所述气缸1是否发生泄露,都不会对所述连杆机构造 成任何影响。
所述锁紧机构为气缸7,所述气缸7作用于所述连杆机构,将所 述连杆机构固定在任意位置。因此,当所述气缸7将所述连杆机构固 定在一位置后,即使所述气缸1发生泄露,也不会使所述连杆机构发 生移动。
优选地,所述气缸7安装于所述气缸1与所述连杆机构连接处, 且与所述连杆机构的运动平面保持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瑞来福工厂维修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瑞来福工厂维修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17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滑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油压机的快速换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