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电解电容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1972.5 | 申请日: | 200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3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宫地祐治;后藤公平;森田晃一;高松武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9/15 | 分类号: | H01G9/15;H01G9/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电解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性能的固体电解电容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仪器的小型化、轻型化,需要小型且大容量的高频用的电容器,作为这种电容器,提出了使用导电性高分子化合物形成固体电解质层的固体电解电容器。
作为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基本构成,可举出具备利用钽、铌、钛及铝等阀金属的烧结体形成的阳极体、氧化阳极体的表面从而形成的电介体被膜、在电介体被膜上形成的包括导电性高分子层在内的固体电解质层、碳层和阴极体的构成。作为阴极体,可举出银糊状物等金属糊状物层。
在上述固体电解电容器中,碳层被形成为阴极侧的集电层。因而,该碳层的比表面积的大小以及与碳层邻接形成的导电性高分子层及阴极体的相性是很重要的。因此,进行了与碳层相关的各种研究。
通常在电介体被膜上形成导电性高分子层的情况下,预先利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形成覆盖电介体被膜上的一部分的部分面的导电性高分子层,然后利用电解氧化聚合法形成覆盖电介体被膜上的整个面的整个面的导电性高分子层。但是,由于各种要因,在固体电解电容器中,不能通过形成具有需要的导电性的导电性高分子层来实现,目前还在研究中。
那么,着眼于导电性高分子层的材料,还尝试了利用碳纳米管来提高固体电解电容器的性能。例如,开发了在导电性高分子层中选择导电性聚合物与碳纳米管的混合材料来使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导电性提高的技术(参照特开2005-085947号公报)。在特开2005-085947号公报中公开了利用碳纳米管的等效串联电阻(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ESR)低的固体电解电容器。
在特开2005-085947号公报中揭示了一种固体电解电容器,其是具备利用碳纳米管的导电性高分子层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其中,与具备利用导电性聚合物单独形成的导电性高分子层的固体电解电容器相比,导电性高,结果,具有低ESR之类的高性能。
在特开2005-085947号公报中记载的固体电解电容器着眼于导电性高分子层,必需在进行漏电流(LC)、耐热性等综合评价后进一步进行开发。
发明内容
另外,目前还急需低ESR、低LC且具有可靠性的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开发。因此,本发明人着眼于固体电解电容器中的碳纳米管的新型的利用方法,对低ESR、低LC且具有可靠性的固体电解电容器进行了潜心研究。即,本发明通过代替以往的碳层而设置含有导电性基质及碳纳米管的混合层来提供低ESR、低LC且具备高耐热性的固体电解电容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电解电容器,其中,具备电容器元件,该电容器元件依次层叠有:阳极体、形成于所述阳极体的表面的电介体被膜、形成于所述电介体被膜上的导电性高分子层、和在所述导电性高分子层上形成且含有导电性基质及碳纳米管的混合层。
在本发明的固体电解电容器中,优选混合层所述导电性基质的粒子附着于所述碳纳米管而形成的。
在本发明的固体电解电容器中,优选混合层所述碳纳米管分散在所述导电性基质中而形成的。
在本发明的固体电解电容器中,优选混合层的厚度为导电性高分子层的厚度以下。
在本发明的固体电解电容器中,优选混合层的厚度为1~10μm,导电性高分子层的厚度为15~120μm。
在本发明的固体电解电容器中,可在混合层上进一步形成有碳层。
如果利用本发明,则可提供低ESR、低LC且具备高耐热性的固体电解电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烧结型固体电解电容器的模式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中,在以下的附图中,在同一或相当的部分加上同一参照符号,不重复对其说明。另外,附图中的长度、大小、宽度等寸法关系为了附图的明了化和简化而适当地进行变更,不表示实际的寸法。
<固体电解电容器的构造>
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固体电解电容器的构造的一例进行说明。其中,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烧结型固体电解电容器的模式截面图。其中,本发明中的固体电解电容器不限定于烧结型,可应用于公知的形状。
该固体电解电容器在内部具备立方体形状的阳极体1,以包围该阳极体1的方式在阳极体1的表面形成包括氧化被膜的电介体被膜2。接着,在电介体被膜2上形成有导电性高分子层3,在其上形成有混合层4。接着,在混合层4上形成银糊状物层5。在阳极体1上设置向外部突出的圆筒状的钽丝(wire)1a。
在该固体电解电容器中,丝1a构成阳极部,银糊状物层5构成阴极部。在本说明书中,在以下的说明中,也将丝1a称为阳极部1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19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