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62071.8 | 申请日: | 200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2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上中行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HOYA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B5/00 | 分类号: | G03B5/00;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日本东京新***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相装置,特别是涉及执行倾斜校正的照相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用于照相装置的图像稳定(也称为防抖,但是在下文中 简称为“稳定”)装置。图像稳定装置通过在垂直于照相装置的拍摄镜 头(taking lens)的光轴的xy平面上移动包括图像稳定镜头的可移动平 台或者通过移动成像器(成像传感器)来校正手抖动的影响。
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KOKAI)No.2006-71743中公开了根据手抖 动的偏航、俯仰和滚动分量计算手抖动量以及然后根据手抖动量执行 稳定操作的图像稳定装置。
在该稳定操作中,执行下述稳定功能:校正手抖动的偏航分量的 第一稳定,校正手抖动的俯仰分量的第二稳定,以及校正手抖动的滚 动分量的第三稳定。
在第三稳定中,从当第三稳定开始的点计算照相装置的转动角。 然而,未考虑照相装置的倾斜角度,即由照相装置环绕其光轴转动形 成的角度,该角度相对于水平面进行测量。该倾斜角度根据照相装置 的定向改变。
如果当稳定开始时照相装置倾斜,则执行第三稳定从而保持这种 倾斜状态。从而不执行为了水平而进行的倾斜校正,且组成成像器的 成像表面的轮廓的矩形的四条边的任何一条都不与x方向或y方向平 行,换言之,成像器捕捉的图像是倾斜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执行倾斜校正的照相装置。
根据本发明,照相装置包括可移动平台和控制器。
可移动平台具有成像器,所述成像器通过拍摄镜头捕捉光学图像, 以及所述可移动平台在垂直于拍摄镜头的光轴的xy平面上可移动和可 转动。
控制器计算照相装置的倾斜角度,所述倾斜角度由照相装置绕光 轴的转动而形成,其相对于垂直于重力方向的水平面测量,以及根据 倾斜角度执行可移动平台的用于倾斜校正的受控移动(controlled movement)。
当照相装置被设置为休眠模式时,控制器计算倾斜角度,但是停 止受控移动。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从下列说明书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 其中:
图1是照相装置的实施例的后视的立体图;
图2是当照相装置保持在第一水平定向时照相装置的前视图;
图3是当照相装置保持在第二水平定向时照相装置的前视图;
图4是当照相装置保持在第一竖直定向时照相装置的前视图;
图5是当照相装置保持在第二竖直定向时照相装置的前视图;
图6是照相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图7示出了倾斜校正中涉及的计算;
图8是照相装置的前视图,以及Kθ是从前面观测,照相装置逆时 针方向转动(倾斜)时与第一水平定向形成的角度;
图9是照相装置的前视图,以及Kθ是从前面观测,照相装置逆时 针方向转动(倾斜)时与第一竖直定向形成的角度;
图10是照相装置的前视图,以及Kθ是从前面观测,照相装置逆 时针方向转动(倾斜)时与第二水平定向形成的角度;
图11是照相装置的前视图,以及Kθ是从前面观测,照相装置逆 时针方向转动(倾斜)时与第二竖直定向形成的角度;
图12是可移动平台的结构图;
图13显示出了根据转动量α,水平驱动点DPx在x方向的移动量, 以及第一和第二竖直驱动点DPyl和DPyr在y方向的移动量;
图14和15是显示照相装置的主要操作的流程图;
图16和17是显示计时器中断过程的细节的流程图;以及
图18是显示照相机倾斜角度计算的细节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中显示的实施例描述本发明。在实施例中,照相装 置1是数码相机。照相装置1的照相机镜头(即拍摄镜头)67具有光 轴LL。
通过实施例中的定向的方式,确定x方向、y方向和z方向(见图 1)。x方向是垂直于光轴LL的方向。y方向是垂直于光轴LL和x方 向两者的方向。z方向是平行于光轴LL以及垂直于x方向和y方向两 者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和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之间的关系根据照相装置 1的定向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HOYA株式会社,未经HOYA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20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质量流量计及质量流量控制器
- 下一篇:电控燃气缸内直喷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