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皮带轮电焊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62607.6 | 申请日: | 200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5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罗云峰;陈良昌;沈芳;陈金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岩阿赛特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0 | 分类号: | B23K9/00;B23K9/133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国兴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龙岩***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带轮 电焊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焊机,尤其涉及一种皮带轮电焊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皮带轮加工有多种方式,其中一种是:将带有轮圈的轮辐与轴套分开加工,带有轮圈的轮辐由钢板经旋压而成,轴套由圆钢经普通车床加工而成,然后,再将轮辐套装在轴套上形成T字接头并经电焊在一起,最后,再通过普通车床过刀来确保轴套中心线与轮圈中心线的位置精度,但,由于该方式采用人工焊接,易存在焊缝成型不良,夹渣,咬道等缺陷,从而影响焊接质量,同时,人工焊接需找正,延长了加工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能提高加工质量的皮带轮电焊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皮带轮电焊机,由机身、旋转夹紧装置和焊枪装置组成,旋转夹紧装置设置在机身下固定板上的中心位置,焊枪装置通过其支架安装在机身上部,焊枪装置的中心线与机身中心交叉。
机身由机座、立柱、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组成,在机座上设置有下固定板,在下固定板对角线上二端设置有立柱,立柱下端通过下固定板与机座连接,在立柱上端安装有上固定板。
旋转夹紧装置由限位块、压料板、定位座、隔热垫板、活塞杆接头、活塞杆、活塞上盖、旋转气缸、顶缸轴承座、弹簧、顶缸活塞、旋转接头、气缸进气接头、皮带轮、转盘、轴承和转片组成,旋转气缸通过轴承设置在已与下固定板连接的顶缸轴承座内,旋转气缸上端通过活塞上盖与转盘连接,在转盘上对称地设置有限位块,旋转气缸下端安装有皮带轮,在旋转气缸内设置有活塞杆,在活塞杆下端安装有顶缸活塞,在旋转气缸内的顶缸活塞下方设置有气缸进气接头,气缸进气接头通过旋转接头与气动装置连接,在顶缸活塞与活塞上盖之间的活塞杆上设置有弹簧,活塞杆上端穿过活塞上盖、转盘与活塞杆接头连接,在活塞杆接头下部连接有能沿限位块轴向运动的转片,活塞杆接头上部通过隔热垫板与定位座连接,在已安装在定位座上的工件上设置有压料板,压料板上端面与限位块接触,将限位块加工成截面呈Z状。
焊枪装置由支架、焊枪转盘、转轴、底板、焊枪气缸、上气缸盖、下气缸盖、导向过渡套、活塞、焊枪活塞杆和导向套组成,在底板同一平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气缸盖和下气缸盖,在上气缸盖与下气缸盖之间连接有焊枪气缸,在上气缸盖的另一端设置有导向过渡套,导向过渡套的另一端与导向套连接,在焊枪气缸、上气缸盖、下气缸盖、导向过渡套和导向套内设置有管状焊枪活塞杆,在焊枪气缸内的焊枪活塞杆上安装有活塞,焊枪转盘一端面通过转轴与底板另一面转动连接,与机身连接的支架与焊枪转盘另一端面连接。
在焊枪转盘端面上对称地加工有呈圆弧状的能与底板螺栓连接的二条长眼槽。
采用这种结构后,由于在机身的下固定板上的中心位置上设置了旋转夹紧装置,只需将带有轮圈的轮辐与轴套安装在旋转夹紧装置上,由气动装置通过旋转夹紧装置上的活塞杆将工件顶起,并通过压料板与限位块接触,这时,电动机带动旋转夹紧装置上的皮带轮旋转,皮带轮通过键带动旋转气缸转动,从而达到旋转夹紧的目的,此时,已调整好角度的焊枪装置将焊丝送至轮辐与轴套形成的T字接头进行焊接,因此,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确保了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皮带轮电焊机的主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皮带轮电焊机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皮带轮电焊机旋转夹紧装置的主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皮带轮电焊机焊枪装置的主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皮带轮电焊机焊枪装置的左视示意图。
图中:1.焊枪装置 2.支架 3.上固定板 4.立柱 5.旋转夹紧装置 6.下固定板 7.机座 8.机身 9.转片 10.转盘 11.皮带轮 12.气缸进气接头13.旋转接头 14.顶缸活塞 15.顶缸轴承座 16.旋转气缸 17.活塞上盖 18.活塞杆 19.活塞杆接头 20.隔热垫板 21.定位座 22.压料板 23.限位块 24.工件 25.导向过渡套 26.上气缸盖 27.焊枪气缸 28.焊枪活塞杆 29.活塞30.下气缸盖 31.转轴 32.焊枪转盘 33.底板 34.导向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岩阿赛特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龙岩阿赛特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26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导轨运动直线度误差的测量方法
- 下一篇:空气动力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