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苇末育菇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3131.8 | 申请日: | 200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5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朱忠贵;董亚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食用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8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苇末育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造纸下脚料----芦苇末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属于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大多数食用菌的主要栽培原料是棉籽壳,但是,由于棉籽壳的用途广泛,市场上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棉籽壳的价格也一路飙升,八十年代,棉籽壳每吨只有100元左右,目前,每吨售价高达1000-1500元,价格涨了10多倍,而食用菌产品的价格远远落后于原料价格的上涨,开辟新的原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成为食用菌产业发展需要解决了重要问题。芦苇末(简称苇末)是造纸工业的下脚料,一个中型造纸企业年产苇末1万吨左右,长期以来,这些数量庞大的造纸下脚料都作为垃圾处理,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为了开发苇末资源,寻求废物利用的途径,同时为食用菌产业提供新的廉价原料资源,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本发明公开一种苇末育菇的方法,包括培养基配方,基质发酵,食用菌品种选择与栽培管理,菌袋生产,其特征在于:食用菌栽培原料主要采用造纸下脚料----芦苇末代替常规原料棉籽壳。该方法以芦苇末代替部分棉籽壳作为育菇的主要原料,不仅大大降低了食用菌生产成本,提高农民育菇的经济效益,而且减少了苇末对环境的污染,废物利用,一举两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选择色泽金黄、不霉变、含有部分木片、含水率60-70%的湿芦苇末,沥水6-12小时备用。
1、培养基配方:与棉籽壳相比,芦苇末中氮素营养较少,所以基质中要加入适当的辅助营养,如麸皮、玉米粉等,总量不超过10%。为了调节C/N和pH值,基质中还应加入少量的石膏粉和石灰粉,芦苇末替代棉籽壳的比例为1/3-2/3。本发明设置了5种配方,见表1。
表1芦苇末基质配方
2、培养基配制:由于湿苇末含有60-70%的水分,因此在拌料时要酌情加水。先把芦苇末摊开,再将棉籽壳、麸皮、石灰、石膏一层一层均匀铺上,然后用工具上下翻动拌匀。要按棉籽壳等干料的比例添加水分,料的含水量控制55-70%为好。用手测定含水量时,手缝间有少量水下滴为宜。由于采用基质发酵方法栽培,发酵过程中会挥发部分水分,拌料时水分可稍偏大些。
3、芦苇末基质的发酵处理:EM是一种含80种有效微生物菌群的复合微生态制剂。本发明在苇末基质发酵时用0.2-0.4%的EM加入水中拌料,拌好的料堆成宽1-1.5m、高1m左右的长堆,每隔0.3-0.5m打透气孔,然后覆盖薄膜或遮阳网,进行堆积发酵。当料温达到60℃时进行翻料,一般要翻3-4次,发酵周期8-15天。
4、菌袋生产:菌袋生产以熟料袋栽为主,也可以选择发酵料栽培。一般选采用33×17厘米或者45×20厘米的食用菌专用塑料袋生产,培养料含水量55-70%、pH6.5-8.0,每袋干料0.5-1.2公斤,一般30天左右发满菌丝。
5、出菇管理:发满菌丝的菌袋,可以排入大棚或者闲置的房屋里出菇,一般采用墙式排列,每排5-7层高,出菇期管理的关键是湿度调控与病虫防治。
6、苇末育菇的主要食用菌品种有:平菇、姬菇、鸡腿菇、金福菇、秀珍菇、木耳、猴头菇、茶树菇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用1/3-2/3的芦苇末替代棉籽壳育菇,可以减少育菇生产成本16.4-32.7%,生物转化率可以达到70.5-82.5%,经济效益能够提高10-30%,大大增加了农民育菇的经济效益。
2、本发明利用造纸下脚料芦苇末作为食用菌的栽培原料,不仅能为食用菌产业发展开辟新的廉价原料资源,而且可以大大减少芦苇末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3、本发明利用有益微生物EM对苇末基质进行发酵处理,不仅可以缩短发酵时间、促进腐熟,而且可以杀虫灭菌,提高菌袋成品率。
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包括培养基配方,培养基基质发酵,菌袋生产,食用菌品种选择与栽培管理,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培养基配方:选择色泽金黄、不霉变、含有部分木片、含水率60-70%的湿芦苇末,沥水6-12小时备用。与棉籽壳相比,芦苇末中氮素营养较少,所以基质中要加入适当的辅助营养,如麸皮、玉米粉等,总量不超过10%。为了调节C/N和pH值,基质中还应加入少量的石膏粉和石灰粉,芦苇末替代棉籽壳的比例为1/3-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食用菌研究所,未经镇江市食用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31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能表表壳
- 下一篇:一种单相电能表定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