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芩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3168.0 | 申请日: | 200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0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洪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知微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杨洪舒 |
主分类号: | A61K36/725 | 分类号: | A61K36/725;A61K9/00;A61P1/00;A61P1/04;A61P1/12;A61P31/04;A61P31/12;A61P3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5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芩 整合 剂型 制备 技术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芩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黄芩汤整合型新剂型制备技术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药品管理相关法规规定,改变剂型作为新药研究来管理。
中药复方体现了中医治疗重视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等整体观、系统论和辨证施治的法则,是多系统、多靶点和多层次发挥全方位药效作用的治疗方法,所有这些都非单一成分所能概括达到的。复方药效不仅与药效物质或药效物质群有关,而且与辅助成分也有关。中药方剂用水煎煮时,由于方剂合煎时的高温以及溶液中复杂的化学环境,可能在溶液中发生固有物质间的络合、水解、氧化、还原等反应,从而生成溶液中原来没有的某些新物质,这些新物质对全方产生增效、减毒或改性等药效作用。
黄芩汤源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方由黄芩、芍药、甘草、大枣组成。方中黄芩为君,以解少阳之里热,黄芩苦寒,清热止利;芍药为臣,以解太阳之表热而行营气,酸以收之也;芍药味酸,敛阴和营止痛;甘草为佐,大枣为使,以辅肠胃之弱而缓中也。甘草、大枣和中缓急。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止利,和中止痛之功。苦以坚之也。主治泄泻或痢疾,身热不恶寒,腹痛,口苦咽干,舌苔黄,脉弦数。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痢疾、急性胃炎、肠炎、小儿腹泻、消化道型病毒性感冒,亦有用于治疗阿米巴痢疾。
各家论述:《注解伤寒论》:虚而不实者,苦以坚之,酸以收之,黄芩,芍药之苦酸以坚敛肠胃之气;弱而不足者,甘以补之,甘草,大枣之甘以补固肠胃之弱。《医方集解》:黄芩以彻其热,而以甘、芍、大枣和其太阴,使里气和则外证自解。《伤寒贯珠集》:热气内淫,黄芩之苦,可以清之;肠胃得热而不固,芍药之酸,甘草之甘,可以固之。《医林纂要》:太阳郁热,则上烁肺而下遗大肠,故用黄芩以除肺肠之热;少阳郁热,则木乘土,故用芍药以泻相火而和太阴;寒淫于内,治以甘热,故用甘草、大枣以治寒,且以厚脾胃生气血而治自利。
黄芩汤药理作用:黄芩汤具有抑菌、抗炎及免疫调节、解痉止痛、保肝降酶、抗促癌,以及抗病毒、退热和镇静的药效学作用。黄芩中的黄芩素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过敏、降压、利尿、利胆的功效。黄芩汤及其单味黄芩、芍药、甘草和大枣均有明显抗炎作用。大鼠口饲黄茶汤可明显抑制急性酵母性关节肿,组成药味中以甘草、大枣作用最强,其次为黄芩、芍药。黄芩汤皮下给药共2次,7.5g/kg和15g/kg,其抑制作用与氢化考的松50mg/kg的抗炎作用几乎相等。黄芩汤对由羧甲基纤维素诱导的大鼠腹腔白细胞游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黄芩汤及其单味药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也有一定抑制作用。黄芩汤主要成分体外经肠道菌群的代谢作用研究表明,黄芩汤中的主要成分黄芩苷(BG)、汉黄芩苷(WG)、千层纸素A苷(OG)(来源于黄芩),芍药苷(PF)(来源于芍药)和甘草苷(LG)、甘草酸(GL)、异甘草苷(ILG)(来源于甘草)经过肠道菌群在体外的代谢,分别转化为相应的代谢产物黄芩素(B)、汉黄芩素(W)、千层纸素A(O)、芍药苷代谢素I(PM-I)、甘草素(L)、甘草次酸(GA)和异甘草素(IL)等。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型)临床治愈率为50%。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临床治愈率33.33%,总有效率为76.67%。黄芩汤口饲和皮下给药,均能明显延长小鼠用尾反应的痛阈反应时间。可明显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组织病理学表明:黄芩汤具有抗炎作用,能够修复病变组织,可以保护肠粘膜。抗菌试验研究证实,黄芩汤及其肠道菌代谢产物对所试验的50株肠道致病菌均有体外抑菌作用,但黄芩汤肠道菌代谢产物对沙门氏菌、痢疾杆菌和变形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明显强于黄芩汤,对金葡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有增强的趋势。黄芩汤、黄芩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有协同作用,能明显提高睡眠动物数,表现镇静作用。急性毒性:黄芩汤最大耐受量为102g/kg。相当临床推荐用药量的102倍。亚急性毒性:以80、40g/kg黄芩汤连续灌服大鼠30日,对体重,血常规。肝、肾功能,主要脏器指数和病理组织等,均未见明显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知微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杨洪舒,未经苏州知微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杨洪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31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