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脉河道低污染水负荷削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63375.6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3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钱新;柏益尧;张瑞斌;孙平;窦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06;C02F3/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009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 河道 污染 负荷 削减 方法 | ||
1.静脉河道低污染水负荷削减的方法,其步骤为:
(1)利用废弃河道或低洼地近自然型河道构建静脉河道,
(2)在静脉河道中按水流方向在上游设置生态浮岛与岸边修复带;
(3)在静脉河道上游与中游之间设置生态透水坝;
(4)在静脉河道中游设置潜没式生态床与生物接触氧化床;
(5)在静脉河道中游与下游之间设置生态透水坝;
(6)在静脉河道下游设置生态浮岛与岸边修复带;
其中在步骤(4)中所述潜没式生态床包括浮力调节装置、锚定装置,沉水植物床、 微生物床、曝气装置、微孔曝气管,其中潜没式生态床上部为沉水植物床,下部为 可撤卸式微生物床,潜没床底部设微孔曝气系统,潜没床顶部为浮力调节装置,底 部为锚定装置;其中在步骤(2)和(6)中所述生态浮岛为生态浮岛植物-固定化 氮循环细菌微生物互利共生体系,其能强化去除湖泊、河流水体中的氮磷,步骤为:
A)在潜水湖泊水体采集、驯化、筛选高效脱氮细菌,包括氨化细菌、硝化细菌、 亚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
B)制备出适宜于微生物生长,具有生物相容性、环境和谐性的微生态型固定化载 体;
C)将筛选出的高效氮循环细菌固定在生物相容性载体上,制备出固定化高效脱氮 细菌;
D)采用生态浮岛技术与固定化氮循环细菌技术集成对静脉河道水体进行净化,建 立生态浮岛植物-固定化氮循环细菌微生物互利共生体系强化去除湖泊、河流水体 氮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河道低污染水负荷削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静脉河 道为利用废弃河道或低洼地构建的近自然型河道,河水流速缓慢,自净能力较弱, 污染轻微,出现轻度富营养化现象,河岸以坡岸为主,植被较丰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337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