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保合成纸的造纸材料、制备方法及其造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63440.5 | 申请日: | 200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0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邱雄;曾军堂;刘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13/02 | 分类号: | D21H13/02;D21H17/28;D21H27/00;B29C69/02;B29L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濮家蔚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合成纸 造纸 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 ||
1.环保合成纸的造纸材料,含有改性矿物纤维和有机成分,其特征是以重量计的 组成为:
改性矿物纤维 40~70%,
热塑性淀粉 10~30%,
纤维素衍生物 5~10%,
相容剂 10~20%,
辅助成分 余量,
上述各原料经以下方式处理后得到:
1′将所说的改性矿物纤维在90℃~120℃下充分混合预热并脱水至含水量≤10%;
2′将所说的热塑性淀粉加入已预处理后的改性矿物纤维充分混合均匀;
3′将所说的纤维素衍生物加入上述的混合物料充分混合均匀;
4′依次加入辅助成分和相容剂并充分均匀混合;
5′将充分混合后的上述物料于60℃~180℃用螺杆挤出设备挤出造粒,
上述各原料中,所说的改性矿物纤维是经纤维化超细粉碎和表面复合改性处理的平均粒 径为5~10微米、长/径比为8~15/1的海泡石纤维、纤维状硅灰石、石膏晶须、纤维水镁 石或白云母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所说的热塑性淀粉是经微细化和增塑改性处理的淀粉; 所说的纤维素衍生物为硝酸酯纤维素、醋酸酯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羧甲 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说的相容剂为乙烯-醋酸乙烯 共聚物、乙烯-丙烯酸接枝共聚物、聚乙烯-马来酸酐接枝共聚物、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 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说的辅助成分包括润滑剂和着色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合成纸的造纸材料,其特征是所说的热塑性淀粉为经 微细化和增塑改性处理的玉米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豌豆淀粉、红薯淀粉或小 麦淀粉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合成纸的造纸材料,其特征是所说的润滑剂是聚乙烯 蜡、微晶石蜡、矿物油、白油中的至少一种,或是硬脂酸的钙盐、镁盐、锌盐中的至少 一种,含量为总重量的2~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合成纸的造纸材料,其特征是所说的着色剂为总重量 的0~3%。
5.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环保合成纸的造纸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所说 量的各原料成分按下述方式操作:
1′将所说的改性矿物纤维在90℃~120℃下充分混合预热并脱水至含水量≤ 10%;
2′将所说的热塑性淀粉加入已预处理后的改性矿物纤维充分混合均匀;
3′将所说的纤维素衍生物加入上述的混合物料充分混合均匀;
4′依次加入辅助成分和相容剂并充分均匀混合;
5′将充分混合后的上述物料于60℃~180℃用螺杆挤出设备挤出造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第4′步辅助成分和相容剂的混合 采用先加入润滑剂充分混合后,再加入着色剂充分混合,最后加入相容剂充分混合。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第5′步的挤出造粒采用由串 联的双螺杆反应型挤出机和单螺杆反应型挤出机所组成的双阶式螺杆反应挤出机制备, 主机转速100~300转/分钟,喂料机转速8~30转/分钟,第一阶温度控制在:一至三区 60~100℃,四至六区120~150℃,七至九区140~180℃,十至十二区120~150℃;第二阶 温度控制在:一至三区130~160℃,四至五区110~15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双螺杆挤出机螺杆的长径比≥ 48∶1,单螺杆挤出机螺杆的长径比≥25∶1。
9.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第1′步的物料混合在高混机 中于300~900转/分下搅拌。
10.以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环保合成纸的造纸材料为原料的造纸方法,其特征 是按塑料加工方式,将原料按下述方式之一处理,得到平面延展形式的膜片状纸产品:
a.将原料送入常规造纸设备中的纸膜机,在130~180℃将熔融的物料由纸膜机模头 充气吹制成膜,再根据需要经双向拉伸装置进行纵横双向拉伸得到所要求厚度的平面延 展纸张并冷却成型;
b.将原料经造纸设备中的压延机压延成型后,经纵横双向扩幅拉伸并冷却成型,成 型后得到所要求厚度的平面延展纸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6344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